“快將張侍郎抬去太醫署。”李世民見到大臣一口氣沒上來暈倒立刻道。
朝堂之上這氣氛就有些詭異了,因為就在剛剛元善了幾句話就讓一個大臣跟躺了。
“大家都見到了真的不關我的是啊,本官就是如實回答他提出的問題,誰想到這位大臣如此激動,既然激動的暈倒,不過他的賬目算的並不準,到今為止經發部為貨車項目已經投入了七十三萬貫,進度卻是預想中的三倍還要多。”元善接著道。
“有這麼多錢。”李世民立刻開口詢問道,聽到這個數目就算是皇帝也是很難淡定下來了,當初修建長安到洛陽的水泥路也沒有花費這麼多錢,而且這還是一個月的消耗。
根據情報顯示這鐵路的建造連個影子都還沒有呢。
“陛下,以目前的進度來看這錢花的一點都不多。”元善道。
李世民終究是皇帝,很快就將心態跟平穩了下來,想著他在這裏麵也是有一成股份了對此他也應該關心一下,於是道:“有什麼困難可以提出來,朕能解決的會盡量幫忙的。”
元善一聽這話也不客氣立即道:“火車項目投資甚大,希望陛下能夠將鐵的價格在降三成。”
工部尚書閻立德眼皮都跳了,這要是在降那朝廷的鐵儲備可是會損失一大部分銀錢的,閻立德還沒有開口呢,戴胄就出來反對了。
“陛下,臣以為不可,火車項目雖然惠及民生,但是如果朝廷因此將次鐵礦的價格將會讓國庫承擔損失,陛下請三思。”
元善沒有想到這戴胄竟然出來反對,怎麼他們兩人也算是相識的,不過人家的沒錯總不能便宜都讓經發部占了,再提出這個也是想要盡量節省開支,既然不行就算了吧。
李世民見到戴胄出來話也是十分欣慰的,從上次戴胄任命巡察禦史回來之後就擔任了戶部尚書一職,這經濟方麵,國庫開支也是屬於戶部管轄範圍,這提議並不突兀。
“戴尚書道有理。”李世民肯定的道,這樣一來就就明元善提的事情徹底被否定了。
“既然除此,臣無話可。”元善完就站回了他位置。
接著朝會繼續,李世民又問道還有事情要麼,這意思明顯是要散會的意思了。
“臣有話。”元善又站了出來。
“講。”李世民對於這個有些不識時務的元善也是很無語了,就連他身邊的太監馬和都覺得著個元仆射的舉動實在是讓人琢磨不透。
“臣這裏有一根數據想要讓陛下看一下。”元善從袖子裏拿出一個本子,馬和立刻過去接了過去。
李世民拿過這個本子看了看,上麵記錄的主要是東西兩市的交易數據,後麵是各個坊間的交易數據。
“這是何意啊。”李世民問道。
通常有這樣重要的事情皇帝陛下會和他的臣子們在私下先行商量,有了定論之後才會在朝堂公布,可是元善這人做事就是欠考慮總是來個措手不及。
“這個數據可以是代表了大唐的商業繁華程度的,據臣收集的數據來看,以目前東西兩市與坊間的交易額來看還有可提高的空間,也就是長安稅收還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一倍。”元善道。
“哦,若是真的,朕定要賞賜與你。”李世民有些興奮了,這大唐稅收可是國庫的資金的主要來源,若是能夠立竿見影的提高一倍還有什麼好的,肯定是一件大大的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