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城非常的繁華這幾元善和獨孤若蘭,杜千羽等一大家子人整就是閑逛,蘇州的冬還是有點冷,不過還好現在不是最冷的時候。
按照元善的計劃等最冷的時候他們早就去南方過冬了,想必再次回到長安的時候早就已經春暖花開了。
他們在蘇州城內遊玩,跟著來的一種經發部的人可就閑不下來了,他們的事情很多,多到他們幹不完,於是索性在蘇州層建立了一個蘇州經發部,專門用來調查蘇州的商業數據。
在蘇州商會的支持下蘇州經發部組建的非常快,關鍵是商人們提供了很多賬房。
不過讓商人們失望的是想要通過經發部走上試圖,還不是那麼容易的,於是蘇州經發部人才培訓學校成立了,但是開學授課需要等幾個與之後,因為需要從長安方麵調派更多人手。
不過招生倒是可以繼續,學習算術的蘇州人可比長安人熱情,本身蘇杭一帶的商業自古發展就比價好,商鋪很多若是能夠做個賬房也算是有出息,所以在南方一帶並沒有什麼阻力。
經發部的人才培訓學校依然是采用專科培訓製度,免除學費但是畢業後需要在經發部工作,當然若是不想留在經發部工作需要不齊學費,來去自由並無限製。
於是蘇做的商人們紛紛為家中的子弟進行報名,並且還承諾可以讚助,這倒是讓元善沒有想到,於是幾後元善也不陪著美女們逛街了,開始在蘇州辦公了。
經發部的辦公大樓,人才學校的教學樓,宿舍樓,食堂等等都需要進行規劃。
蘇州縣衙,元善帶著經發部的人過來談城建規劃的侍寢,其實就是想照顧地方建設辦公區。
“張刺史又要麻煩你了。”元善道。
張安之非常為難,但是官大一級壓死人沒辦法還不得不陪著笑臉。
城建規劃實際上就是元善在蘇州城區地圖上選了個空地然後這個地方就成了經發部的辦公區,剩下的侍寢就沒有張安之什麼事情了,不過還是將這個事情寫到了蘇州刺史呈報的奏折中,同時經發部的人也呈遞了奏折。
在沒有陛下審閱批準後經發部是不會動工的,即便不批也沒有關係,反正現在租賃的城區大院挺好的,比起建設花費還便宜。
但是涉及到人才學校的事情就不能馬虎了。
“蘇州的商業發展還指望經發部的幫助呢,現在陛下可是非常在意商業稅,下官也希望來年能夠有個好的政績。”張安之道。
“嗯,張刺史一語中的不含糊,如今蘇州商會勢頭正勝,蘇州衙門還是多幫趁著些,以後搞經濟還是要靠商人。”元善道。
“是是是,下官非常支持商業發展,會多多關注的。”
不論張安之的是真是假,反正這態度是很好。
“蘇州城是個繁榮的地方,身為朝廷官員要一心為民找想,蘇州漁業並不怎麼樣,在這方麵還是要努力一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發展魚類項目可以學習一下滄州,魚幹魚片都是不錯的口糧,若是發展的好可都是錢啊。”元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