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誰惹誰了,幹嘛看著我。
元善有些不自然,國庫那麼多錢不用,非要在一隻羊上薅羊毛,得過去嗎,合理麼。
但是這些隻能想想,斷然是不能出來的。
“錢的事情,或許有一個辦法可以解決,隻是這樣一來恐怕朝堂上的大臣們又要針對我了。”元善委屈的道。
“來聽聽,若真是可行,朕絕不會讓他們針對你的。”李世民開口道。
眾人都不在閑聊,都聽著元善所什麼。
場麵瞬間安靜下來,讓元善稍微感覺到了一些緊張。
“隻有一句話。”元善道。
聚精會神的幾個人都有些著急了,盧國公程知節等不急了,道:“快吧。”
“下熙熙,皆為利來;下攘攘,皆為利往。”元善道。
“沒了?”程知節問道。
“沒了。”元善道。
李世民,長孫無忌等人陷入了思考。
他們都是聰明人,自然知道這句話的意思,隻是具體的東西實在是搞不明白,這句話就能解決軍費的事情,究竟有什麼玄妙之處。
“藍國公,你還是吧。”長孫無忌道。
“利來利往,缺錢就找有錢人,用朝廷的利來換,簡單,商人有錢他們需要什麼,就給他們什麼,軍費不就有了嗎。”元善道。
房玄齡明白了,幾位文臣都明白了,但是這真的要實行起來哪有那麼容易。
“朝廷能給商人什麼呢。”李世民問道。
“形式並不複雜,手段千變萬化,隻要舍得定時一本萬利。”元善道。
眾人明白道理但實際上他們這些士族哪裏知道商人們要什麼,讓商人捐款?這可能,但強製的話會影響民心的。
李世民為難了,立即道:“既然你提出這個主意,不如就由你先幾個形式,手段出來,讓諸位大臣聽聽。”
“行啊,就比如朝廷可以下發旨意,凡事成立商會者必須由朝廷經過審驗,繳費辦理商會,行會官方認真批文,無文證者皆為朝廷不承認社團,禁止舉辦任何相關活動。”元善道。
“就這麼簡單?”李世民問道。
“就這麼簡單,官方認證文書,可以由相關主管部門審核辦法,文本手續費每年五十貫,商會行為同樣稅司監督,根據規模每年需要上繳稅款。”元善道。
房玄齡點點頭道:“陛下此法可行,看似文本費隻有五十貫,可是商會的數量要是增加呢,五個,五十個,五百個,加上每年要繳納稅費這一年就是兩筆錢進賬,手段高明。”
“陛下,其實除了收費之外,朝廷所應下的事情也是要辦的,比如保護行業商會的合法性,並且還要鼓勵他們發展,必要的時候還需要提供資助等事物。”元善道。
雖然目的是坑錢,但是其責任還是要明確的,他提出這個也是為了以後工商發展做準別,稅收是關鍵,企業稅收未來可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