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貞觀十四年(2 / 2)

長安城第一樓,招標幾乎如約進行,各個商會全都齊聚一堂,規模比之前幾次招標規模都大。

一百處礦點足夠吸引人的,虞景明主持超標會,在這些礦點開設的同時,朝廷的采礦速度已然加快了很多,閻立德將原有的采礦工人增至到了一倍,以滿足對鐵礦的需求。

半個與之後塵埃落定,一百處礦點群鬥被分配了出去,合同期限三年,無不良記錄者的可以優先進行續約,條件跟之前沒多少區別,鐵礦石收購價格由經發部同一種製定,這個沒有商量,想要賺取更多的錢唯有增加采礦人數,加大鐵礦產量。

兩個月後一百處礦點采集的第一批貨物由經發部統一安排進行貨運,偏遠地區的鐵礦就近高價銷售給了鐵匠鋪滿足他們的需求,更多的全都被運到了長安打造煉鋼設備。

幾個與的時間,蘭州城區變化不太大,但是郊區的變化是巨大的,成群的宿舍樓額,煉鋼廠的地基,規劃都做好,倉庫廠房正在進行搭建,周邊的配套設施一起建設中。

這兩個月從各個州府招募鐵匠就有三千人,導致一些州府鐵匠成了緊缺。

從軍器監定製的四個超級大鍋爐已經完成,就這一個項目就花費了數幾十萬貫錢,還不包括其他的設備,兩個月時間一百萬貫入賬,後期定製的設備價值差不多。

長安的煤炭開始源源不斷的往攔住運輸,而蘭州同時進行的項目還有集中供暖工坊都在興建之中。

貞觀十四年中旬,元善在蘭州待了一年的時間,成立蘭州城建設最快的一年,蘭州建築工程需求量大,吸引了大量的百強前來務工,鐵匠作坊行業非常發達。

鋼鐵廠的熔煉爐完成之後,半年的時間就開始生產,同時周邊的工坊也都開始建設,比如翻砂廠就是鑄鐵長,壓紮模型,生產了大量的使用的設備,其中最有影響的就是鐵質機床。

在元家工坊提供的特殊機床刀具後,鐵質零件加工進入到了一個嶄新的狀態,固定吊車在配合蒸汽動力後開始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對鋼鐵廠承裝鐵水的容易,在移動上與傾倒方麵發揮除了便利。

吐穀渾的貿易區發展速度很快,吐蕃與大唐相互通商,大筆的訂單頻繁往來,吐蕃賺取了大量的錢財但在潛移默化之後也成了大唐的牧場。

蘭州的水泥廠與預製板廠產能驚人,鋼鐵廠生產的鐵筋被大量需求,水泥莊與鐵軌的存活相當可觀,若不是人手不足可能早就開始修建鐵路了,但是元善並不著急,因為軍器監的貨車頭建造速度有限,所以他不著急。

而蘭州的商業中轉對西域各國產生了深刻影響,躲過神情到蘭州進行通商,什麼人都是來者不拒,不過李君羨的事情就多了,尤其是對西域國家的禮遇接待,戰鬥兵馬有轉向成為標杆儀仗隊的傾向。

人一多,治安的任務就重了,各國家民族之間的融合可不是那麼融洽的,必要的時候李君羨總派人出去親自接送護衛,總不好讓他們在大唐境內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