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國公,現在外麵有奸細,接下來要怎麼做?”張大千問道。
“還能怎麼辦,咱們這次是來做什麼的,巡察,既然涉及經發部的事情,你張大千責無旁貸,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元善道。
張大千臉色淡然,心裏為難,原本這次出來不就是巡察劍南道各個州縣的嗎,經發部從中統計分析,製定商業發展方案,現在可好剛走一站就遇到如此難題,而且那些商人竟然還安插奸細,監視朝廷命官,真是膽大包。
此時鳳州刺史張俊義來了,單道真的人過來稟報。
元善揮退杜絕等人,才讓張俊義帶著人進來。
“張刺史回來啦,情況可否探明。”元善道。
張俊義身邊的人是千牛衛和經發部的人,他們就是明麵派出去探查消息的人,現在還無法確定張俊義有沒有參與此事,所以對於所有人元善都不信任。
“藍國公,我等已經查明情況,糧商們壟斷了鳳州的糧食銷售,但是沒有發生強買強賣的現象。”經發部的人彙報道。
話的是這次的人才學校實習代表馬博仁,他們喬裝打扮後到了鳳州城的各個米店去,將情況差了個清楚,可是毫無破綻,人家抬高價格並沒有觸犯律法。
“藍國公,鳳州的百姓日子難過了,這個怎麼辦是好。”張俊義滿臉愁怨道。
“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元善道。
“請藍國公示意。”張俊義道。
元善將目光轉移到張大千身上道:“張大千,你覺得該怎麼辦?”
張大千鎮定自若,他能有什麼辦法,既然該怎樣就怎樣,那就隻能從經發部的角度考慮問題了,應道:“回藍國公,鳳州的糧鋪屬於商業壟斷,想要反壟斷就廣開貨源,招攬新的米商入駐鳳州。”
“這不就有辦法了嗎?”元善聳聳肩道。
張俊義聽了感覺似乎是這個道理,可是忽然道:“那張勇可不是一個善類,他的名稱在外麵也不怎麼好,若是那麼簡單就能夠招來新的米商,下官早就試過了,可是很多人一聽此人便無人願意。”
“恩,張勇這個人倒是有些手段,不然恐怕早就被衙門給抓捕起來了,看來他們用的手段倒是聽正常的,放心好了,經發部最不缺的是什麼,你或許會認為是錢,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經發部最多的還是糧食,還不是自己的糧食。”元善道。
張俊義不明白其中關鍵,張大千知道元善所的是宜州(成都)開墾的糧食基地,那裏的糧食本就要靠經發部協調調配一大部分,所以經發部就是糧食基地的渠道。
“張大千,此事你去安排吧,不就是糧食嗎,有糧食還愁賣嗎?”元善道。
實則這是個下策,不能打草驚蛇,按照他的脾氣秉性難道會聽之任之嗎,再要是對方的糧食本就不是打算往出賣的,新加幾個商人有什麼關係。
“是,屬下這就去辦。”張大千道。
張俊義看到了經發部雷厲風行的辦事效率,叫人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