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九七章 坍縮(2 / 2)

“這我略有所知,

即便動用‘深空粒子加速器’,看起來,人類也無法將質子、中子分解成誇克。”

“誇克禁閉”效應,表述,方然是知道的,他很多年前就在資料裏見到過,而資料的撰寫者,也在行文中不厭其煩的明,這並不是基本粒子無法進一步分解的原因,恰恰相反,是因為人類沒辦法分解基本粒子,才將這種現象冠名為“誇克禁閉”。

理論上的解釋,到今,與幾十年前也沒有多大區別,一種解釋是誇克之間的力,不隨距離而變化,甚而隨距離增加而提升(匪夷所思)。

另外的解釋,細節,大同異,認為將誇克——組成強子的基本部分束縛在一起的強相互作用力,是如此巨大,導致任何試圖貫能以將其分離的操作,都會以能量轉換的形式,產生出新的誇克,

其直接效應,就是人類無法得到單獨的誇克,這種現象被稱為“誇克禁閉”。

白了,“誇克禁閉”並不是成熟理論,甚至不算是理論,而隻是一種實驗現象的初步歸納與命名。

“分裂強子肯定辦不到,至於其他成果,我們先不討論。

強子,譬如質子、中子,由三個誇克組合在一起的基本粒子,看起來‘不可分解’,這對人類探索的物理學而言,意味深長。

甚至於,我也可以這樣問,QUARK,據被囚錮在強子中的‘更基本的粒子’,

這種東西真的存在嗎?

如果存在,那麼,按照‘物質可分、且會一直可分’的思路,這神秘莫測的誇克,又會由什麼樣的更更基本之例子構成呢。”

“可是,霍肯教授,誇克存在、或者不存在,實踐上都是一樣的啊。”

“啊,當然是這樣。”

發生在新時代的對話,參與雙方,都有起碼的自然科學素養,這一點讓斯蒂芬*霍肯挺受用,這樣就無須再解釋那些一望而知、默認常識的東西,直達問題的核心:

“誇克也好,物理規律也罷,本身都不是現實,甚至,不算是現實的粗糙近似,而隻不過是站在人的立場上,對自己所觀察到的客觀世界,歸納,總結,陳述,得出一些經得起檢驗的精煉描述。

從這一角度,我們肯定都會承認:

誇克存在也好、不存在也罷,早年間探索質子內部構造的實驗結果,顯示其內部有散在質點的實驗現象,都不會有一絲一毫的改變。

是什麼導致了這些現象,客觀上,必然有這樣的存在,叫‘誇克’也好,叫‘奶油曲奇’也罷,都無所謂,重要的是人類發現了它存在的跡象、甚至證據,

進而,才會有物理學界的諸多假、乃至理論。

然而現在的問題在於:

如果,誇克這樣的東西,始終呈‘誇克禁閉’而被囚錮於強子內的狀態,非但無法被分離,更遑論探尋其內部的更微觀結構,

那麼在這一方向上……(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