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專注,一眼不眨的專注,千萬不能鬆懈。
曾經有同伴受過一次傷後死掉,樣子別提有多恐怖,醫生,那是破傷風。
時間列車外究竟有什麼,是另一個世界,還是什麼都沒有,方然想不出來,也格外為同伴的死而恐懼。
恐懼的,並不是死亡,而是他根本不出,那些化成一縷黑煙的同伴到底去了哪裏。
曾經有一次,他畏懼的問過醫生,被口罩後的眼睛盯著看了半:
“哪裏也不去,是的,你就當他們都消失了就好。”
消失了,是嗎,消失到哪裏去呢。
消失,等於死亡,或者甚至比死亡更恐怖,正好比一個同伴不見了,沒有屍體,比見到了屍體更可怕,方然戰栗的想。
日子一過去,被死亡的恐懼所支配,方然的時間感很差。
看到鍾表,圓盤指針的那種還好,數字樣的鍾表總會讓他一陣頭暈目眩,幸好還不嚴重。
可是另一方麵,奇怪,即便長時間不麵對鍾表,不敢抬頭看向廳堂高處的紅色數字鍾,方然卻能清晰感覺到時間在流逝,就好像,無時無刻都置身於飛馳的列車上,無從掙脫。
睜眼看去,周圍的一切都是靜止的,可他自己清楚,隻要閉上眼睛、摒除雜念,就會逐漸有飛馳的感覺,耳邊,也會響起隱約又縹緲的車輪碰撞聲。
“哐當……哐當……”
是幻覺,一睜開眼睛就會知道,這些都是幻覺,可看不到就一定不存在嗎,方然不知道。
然而疾馳的列車就在那裏,隻要不刻意騙自己,就感覺得到。
因為時間在飛逝啊。
……
生活,一繼續,周而複始仿佛什麼都沒有變,唯一變化的是孩童的長大。
西曆1460年,結束孤兒院的時光,方然收拾東西,和幾名同伴走進了寄宿製學的大門。
七歲上學,至少報名表格上是這樣寫,對照數字組成的“1460”,方然才第一次明確了自己的年齡。
七年,大概有多少秒呢,肯定很多吧……
沒想到已過了這麼久。
坐在寬敞明亮的課堂上,麵前攤開一本印著字母聲調的教科書,方然在觀察四周。
初來乍到,被分配到一年級某班裏,他並不在意同學的目光,專心尋找可能的威脅,還好,教室裏沒發現什麼危險的東西。
上課的體驗還不錯,吃飯時,方然也終於可以吃的好一點。
孤兒院的生存環境惡劣,和學沒法比,方然的同伴們,有兩三個也分在同一個班,因為不善於和尋常人家的孩子交往,都比較內向而敏感。
但方然不一樣,看起來,他比同伴們還要內向。
一名七歲的孩子,從孤兒院直接進了學校,方然一開始並不清楚這些同齡人在做什麼,講台上的老師在幹嘛,麵前的課本也非常陌生。
這不怪他,“念書”,孤兒院是敷衍的,孩子們連書也沒見過幾本。
但是書裏到底有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