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因為語言隔閡,溝通有困難。好在有若卡和魯卡興致盎然的幫忙,盡量把那些術語和意大利語解釋給楊景行聽。
教授了半個多時後,教練自己躺進了駕駛艙,讓楊景行好好看他的技術。到底是教練,技術一流,對賽道熟悉得閉著眼睛都能開,成績是一分二十秒。模擬嘛,完美的氣賽道和車況,所以成績比真實的還高。
教練開了幾圈,成績都差不多。然後楊景行又躺了進去,教練用力拍他的肩膀:“相信自己,你能做到。”
楊景行醞釀了半分鍾後才開始,在幾個人的注視中,他的最新成績是一分四十一秒。好幾個彎道都贏得了喝彩和鼓勵。
也有人看穿了楊景行:“算了吧,不可能是新手,看他的換擋,別侮辱我的智慧……”
除了魯卡父女和教練,另外幾個賽道的工作人員也讓楊景行不可思議的表現震驚了。魯卡有點嫉妒:“很棒,可能你真是個才。”
若卡得意:“我過了。”然後看著楊景行讚美:“你真棒!”
楊景行也不謙虛:“不是因為你我自己都還不知道。”
若卡笑,又去挽父親的胳膊。
教練當然是要詢問楊景行的駕駛生涯,可楊景行隻是會開車,連駕照都沒有。教練愛才,知道楊景行是因為不到法律規定的年齡才沒駕照後就帶他出房間,到旁邊的停車場,拿出鑰匙指指自己的那輛黑色r4,問:“想試試嗎?”
楊景行客氣的搖搖頭。教練不耐煩:“別害羞,我的亞洲男孩,來吧,這裏是我們的地盤!”摟起楊景行的肩膀朝那邊拉。
教練先給楊景行介紹自己的愛車,是改裝過的,主要是車頭,擾流板和排量。教練:“雖然不是法拉利,但是你也會喜歡的。”
於是在一群人的慫恿下,楊景行和教練又去換衣服拿頭盔。教練當然也不是百分百放心,自己先帶著楊景行跑了幾圈,仔細介紹自己的愛車,教授技巧的同時也要怎麼愛護車,當然也還有最重要的安全問題。
這個和模擬的f1就是兩個概念了,但是對楊景行來應該更簡單。他以前偷偷開父親的破桑塔納時,不也在九純的國道上跑出過九十以上的時速嗎。
教練自己開出了兩百的時速,但是等楊景行坐上駕駛位後,他就指著儀表盤叮囑再三:“不要過九十,一定,千萬不要!保持頭腦清新,聽清楚我給你的每句話,並且執行!”
第一次穿職業車服帶頭盔手套手握賽車的方向盤,感覺和那老牛般的桑塔納是截然不同的。座位的抱背感,刹車油門的距離,手擋的高度……幸好兩人身高差不多。
楊景行先適應了一會,踩刹車油門,換擋掛檔,感受方向盤的力度……
教練也覺得差不多了,三分擔憂七分期待的:“我們開始吧。”
楊景行的先試了三圈車,速度一直沒過六十,表現出的技術也沒讓教練產生更多擔心。每次過終點,若卡都在看台上對楊景行揮手。
教練開始鼓勵:“別太膽,我可不是來陪你兜風的。”
於是楊景行加速,瞬間產生的壓力反而讓教練興奮起來:“對了,就是這樣。”
六十公裏的速度切入一個九十度彎,楊景行的刹車力度稍微大了些,但是他補救的很及時,右手換擋速度非常快,和腳下的油門配合密切。
教練表揚:“對,感覺它,清楚自己要做什麼!”
接下來一個同樣的彎道,楊景行表現出色,減速加速一氣嗬成,線條順暢優美。
又過了三圈後,教練更有信心了些,教導楊景行:“聯合你的屁股和大腦,征服他!”
楊景行緊盯著前方,眼睛都不眨,右手在手擋和方向盤之間飛速的來回,十分順暢的過了一個u型彎。
“啊,才,幹得好!”教練低聲表揚,因為承受了加速度而喊不起來。
第八圈的時候,速度表針最高已經指向一百五。教練不話了,視線不停的在前方和楊景行的手之間來回。楊景行淺薄的履曆讓他擔心,可屁股下賽車表現出的穩重又讓他放心,是個矛盾。尤其是楊景行的刹車技術,越來越精準,不可能是第一次接觸賽車的人。
第十圈的時候,監測的人無線電通知教練,最新成績是兩分零一秒。教練有點不舍的叫起來:“好了,夠了,停下!”
車子平穩的停下後,教練看了楊景行一會,:“你不錯,非常不錯!你想先當個試車手什麼的嗎?”如果楊景行年輕十歲,或許還來得及開始係統的訓練,走上賽車的道路。不過這明顯是個人才,如果能先進入這一行,不定以後會有奇跡發生。
楊景行又恢複了之前的微笑表情:“謝謝你,先生。”
兩人下車,教練讓若卡幫忙向楊景行表明自己的意圖。他認識不少專業車手,a1的,f1的,f的,看楊景行也是喜歡賽車的人,而且潛質非凡,就可以幫助他進入這一行。
楊景行感激美意,但是拒絕了。嚐試了這麼一上午後,似乎願望已經得到了滿足。
臨別前,教練給了楊景行一個大大的擁抱,並送他一件上衣算是紀念。
若卡好朋友般的取笑楊景行:“才車手,你現在一定不願意坐我的不點了?”
楊景行:“當然願意,我想緩和一下。”
魯卡嗬嗬笑:“但是別讓他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