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八分之人自然要把這種優勢保持下去步步緊逼。而輸十分之人卻也是氣急敗壞心有不甘,而周圍的人無論十分八分一律嘲笑之。
那輸十分之人看自己不是眼前的八分之人的對手便開始把目標轉向周圍的人,事情到了這一步竟然開始變的有規律可循:兩人口角,敗的更慘的便開始攻擊其他人,其他人若是敗的更慘又轉而攻擊別的人,如此一生二,二生三,不到一天功夫村裏的人竟然都開始參戰。
他們每個人都是別人的攻擊對象,每個人又都是攻擊別人的人,上一刻他們還是同盟轉眼便成了敵人,如果把他們所發生的情況當成一場仗來打,那麼每個人都打的不清不楚,每個人都身不由己每個人人又都樂此不疲。
這種情況自熱是要有一個結果的,而按照往常的做法便是請那些老人主持公道,可當大家真的去讓他們主持公道時卻發現事情反而會便的更壞。
這是必然的事情,因為所有的起因都是從老人那來開始的,讓糊塗人算糊塗仗其結果便是一塌糊塗。
於是大家便開始質疑老人,而老人也開始埋怨大家,於是還未結束的戰爭又開始更激烈的發生。
隻是有一件事似乎很有必要說一下,那些老人雖說是飽讀詩書什麼道理都能明白,而且什麼道理都說的清,但是與村民爭吵時卻完全無法表現出來他們的氣質,完全插不上半句嘴。
那些天經地義是非曲折在此刻完全沒有用物之地,在這場戰爭中村民毫發無損的完成各種屠殺。
老人心裏自是不服的,隻是越是生氣越是著急越是說不出話來,唯一能做的便是用力揉著自己那上下起伏的胸口,手杖在地上敲的當當響,口中始終重複這一句孺子不可教也王八蛋````
這場戰爭的最後自然是要移到王明他們家的,以前發生什麼解決不了的事情村民也是這樣做的,畢竟王明他們家是村裏的大戶。
就算村民沒有見過王明他們家的武力財力,王家也從未用此種手段去解決事情,但是有的畢竟是有的,你用不用他都是有的。
村民齊聚王明家時,王明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這是有原因的,一來這事發生的實在是快,從開始到現在也隻有兩三天的時間,二來王明喜歡在家裏讀書很少出門,等到府裏的下人向他說明情況是他才知道,
那下人描繪的如此逼真,所有的細節都沒有放過,中間還夾雜著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他描述時神情很是不屑,言語中滿是嘲弄之詞。
直到後來王明才知道這樣的事情他們家是不可能避免的,府中的所有人都已經中招,這之中王明也也不例外,隻是一來這事情發生了自然要有解決的方法,二來這王明也是有造化之人,該當經過他來引導接下來的走向。
王明父親王天德此刻正坐在院子裏對賬,旁邊站這賬房先生,先生一臉的諂媚,王天德則是滿臉的不滿意,左手翻著賬本右手飛速的打著算盤,整個院子都是劈劈啪啪的聲音。
王天德也是一個有學識的人,自幼也是飽讀詩書。正如王明所說仁濟村是沒有管事的,也就是說仁濟村是沒有什麼當官的,不僅如此仁濟村出來的所有人也沒有什麼當官的欲望的,大家雖然說不知道為什麼是這樣子但也都是習以為然本能的這樣做。
王天德三十歲時開始成為王家的當家人,王家的家底本來就十分的豐厚,再加上王明十分的精明,做起生意來頭頭是道,沒用幾年王家的家業就更大的。
像其他所有的仁濟村的人一樣王天德也是一個樂善好施的人,也是見不得比人受一點的苦,也正式因為如此,雖然王天德並沒有進入仕途,其他人見了也多稱呼為一聲老爺。
王天德似乎很不喜歡這種稱呼,他總是說大家都是一樣的,叫老爺就會不自覺讓人覺得高人一等,這是很不好的。
因此除了家裏的傭人,其他人雖然私下裏都叫他老爺,當著麵總是稱呼他為善人,王天德似乎也不太喜歡這樣說法,隻是村裏的老人便說這沒什麼,要不大家就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樣稱呼他了,王天德也就不好再說什麼了。
因此村裏一單有什麼解決不了的事情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來到王家,而王家的大門也總是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