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摸著石頭過河(2 / 2)

“沈瑜挺希望有比較大的自主權,所以我感覺他在寫完稿子之前應該不怎麼想和我們見麵,不過他倒有說想和周老爺子聊聊天,聽他談談一些事情,這有助於後續治療文的定製。”

治病之前進行醫患交流那是很正當的事情,但是情緒病人也分很多種,有的人願意跟祥林嫂一樣,把自己的事情絮絮叨叨,可有的人就跟個成了精的蚌殼一樣,閉緊嘴巴半個字不肯透露。

很不幸的是,周老爺子就屬於後者,他願意自個兒私下悼念亡妻,看著自己的亡妻的照片度日,回想往日的種種,卻不願意把自己心裏想的那些事向周圍人透露一星半點。

甚至於有時候,周念若感覺在這方麵自家父親有一種隱秘的得意。像是私藏了糖塊的小孩子一樣,把自己心愛的事物捂得緊緊的,並自覺因為這些糖塊就高人一等,比別人更幸福。

但是糖塊捂久了會話,記憶捂久了對於人的心理狀態而言可不是什麼好事。

秘書也是知道周老爺子情況的,所以他躑躅了一會兒,道:“沈瑜提的這個要求的確合理,不過老爺子的那情況我們也都知道,所以我當時既不敢答應,又不敢拒絕。隻好說這事情我先記下,到時候看時間安排,您說這時間安排……安排的上嗎?”

這話算是沒有說滿,如果說他回頭來跟周念若通報,周念若同意了的話,那時間自然是安排得上的。

如果說到時候周念若出於種種考慮,拒絕了這份提議。那麼秘書也可以用時間不太方便,將這條件給拒絕。

周念若沒想到還有這麼一茬:“以前沈瑜治愈的那個情緒病人,在之前跟沈瑜有過接觸嗎?”

“似乎是有的,後來爆出沈瑜寫的文章,有徹底治愈情緒病的作用以後,大家就把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給扒的明明白白。被治愈的那個病人,跟沈瑜是忘年好友,是沈瑜在當時地方養心院做義工的時候認識的,說起來沈瑜還照顧過這個病人一段時間。”

“有研究說他們之間的接觸對於治療情緒病有幫助嗎?”

秘書搖了搖頭。

“雖然說從消息出來到現在一直在研究,但是這種事情已經難了這麼多年了,不可能短時間內就可以攻克,所以直到現在也沒能夠拿出什麼確切的說法,猜想倒是一個接一個。”

周念若等著秘書繼續往下說。

秘書想了想:“但是這些猜想,基本上都是在提議還原沈瑜和被治愈的情緒病人他們之間的相處模式以及文章內容,試圖對這一奇跡進行複製。所以我想從這一點上來看,沈瑜的提議的確是值得參考,哪怕老爺子不願意開口,我們也應該讓他們見見。”

在這種初期階段,所有人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前路如何,大家都不知道。唯有盡最大的努力,將所有的可能性一點一點試,看看能不能夠求得最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