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萍今天要跟牛小強商談的主要事情有三件,一個是牛大壯升官的消息該何時發布,另一個是兩個外資項目的用地規劃,最後是技校的擴建。
整個希望新區目前隻有一家技校,這家技校原本是專門為311廠服務的,311廠破產以後,牛小強直接把技校給吞並了,成為了亞洲機械廠下轄的人才培養基地。
目前整個技校裏麵隻剩下四百多名學員,其他的學員全都被招進了各家工廠。吳萍覺得要是不擴大技校的規模,今後肯定無法滿足日益擴大的用工需求。尤其是那種擁有一定技術的人才,肯定會出現嚴重短缺現象。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同時也為了鼓勵更多的家長把自家小孩送到學校去念書,吳萍開口道:“小強,技校的規模能不能擴大一些?當前的規模明顯無法滿足後續的用工需求,如果不提前做好準備,肯定會影響到你師父的幾家工廠的後續發展。”
這個問題牛小強早就意識到了,並且正在醞釀擴張方案。
此刻聽吳萍主動提出要求,牛小強忍不住問道:“萍姐,你覺得把技校的規模擴大多少比較合適?”
技校肯定是要擴大的,但對於擴大多少牛小強卻有點拿不定主意。
原因很簡單:擴大了技校的規模,就意味著技校的學生數量肯定會增長,這些學生之所以進入技校,不就是為了將來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嗎?如果規模擴大的太多,學生的數量也會增加許多,萬一到時候工廠不需要這麼多的工人,這些多出來的學生該怎麼安排?
這個問題要是不處理好,就很容易引發矛盾,如果學生和家長們鬧騰起來,可沒有那麼好收場。
吳萍對此也是一清二楚,她微笑道:“我覺得技校的規模最起碼也要在現有的基礎上擴大兩倍才行,如果你擔心學生太多沒辦法安排,區裏可以幫你解決一部分。”
牛小強好奇道:“區裏能怎麼解決?”
“希望農場正在快速擴張,罐頭廠的效益也很好,今年也準備擴大規模,此外我還準備擴大生豬養殖的規模,這三個項目少說也能在一年內解決數百人的就業需求,如果今後發展得比較好,我還能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牛小強心裏暗暗盤算起來:目前摩托車廠、采油機廠、煉鋼廠和機械加工廠都需要招收新的工人充實進去,根據四家工廠負責人彙報上來的情況,他們加起來一共需要招收三百五十多人,如果再加上亞洲機械廠、海森電子、以及正在籌建的電視機配件工廠的話,用工需求肯定會突破八百人,技校的學員一共隻剩下四百多個,明顯是不夠的,可要是把招生規模擴大兩倍,每年招收的學生數量就會突破一千人,按照這個數量計算,相當於每年都要提供一千個新的就業崗位,我名下的這些企業外加區裏提供的就業崗位,應該是可以應付的。
他想到這裏欣然點頭:“我同意萍姐提出的擴招方案,但我也有一個其他的想法。”
吳萍好奇道:“你有什麼其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