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攀當著這麼多的人說出這番話,明擺著就不是不把她當一回事。
最可氣的是楊攀還逼著自己站隊,讓自己在他和牛小強之間做出選擇,這種非此即彼的選擇題是李霞最討厭的事情了。
她有點鬧不明白:自己明明說的都是貼心話,為什麼楊攀就是不領情,非要跟牛小強徹底撕破臉呢?雖然這個人平時看起來有那麼點暴發戶的做派,但秉性其實並不太壞,為何在訂婚的大喜日子裏,偏偏要跟牛小強鬧得這麼僵?
牛小強回答了她內心的疑問:“霞姐,有些人已經不是你以前認識的那個他了,不過我向你保證,無論什麼時候,我永遠都是你印象中的那個牛小強,你先去樓上的酒吧吧,直接開個包廂,所有的花費全都算我的,我把這裏的事情處理完了之後會上去找你喝酒的。”
李霞聽到這話微微點頭:“好吧,我去二樓的酒吧開個包廂等你。”
李霞很輕鬆的就在楊攀和牛小強之間做出了選擇,她說完話直接把楊攀當成了空氣,毫不猶豫的轉身朝電梯走去。
牛小強微微一笑,衝著他認識的人說道:“如果各位也想去樓上的酒吧坐坐,現在就可以跟著霞姐一起上去,大家想吃什麼想喝什麼隨便點就是,所有的開銷都由我來出。”
其他二十多個跟李霞一樣在惠普計算機公司上班的留學生聽到這話互相對視了幾眼,然後大家一同起身,跟著李霞上樓而去。
這些人離開之前紛紛跟牛小強打招呼,誰也沒有搭理楊攀。
有了這些人帶頭,剩下的三十幾個留學生也都站了起來,他們用實際行動選擇站隊牛小強,把楊攀給拋棄掉了。
這些人之所以會選擇牛小強,那是因為牛小強在這些留學生的心目中是一座高不可攀的豐碑、是他們無比尊敬和崇拜的旗幟、是他們內心深處強大的精神支柱。
牛小強在美國學術界的名聲絕對是霸氣側漏,到現在為止,新聞媒體上還會時不時的出現關於他的報道。這位一人身具七個博士學位的東方青年被新聞媒體稱之為來自“東方的愛因斯坦”,不管在美國的哪所大學,隻要你跟別人提起牛小強,就沒有人不知道的。
牛小強做到了所有的中國留學生都沒做到的事情,他憑借一己之力,使整個中國留學生群體在美國的社會地位得到了飛躍式的提升,在他的倡導下成立的中國留學生互助會幫助許多留學生找到了待遇非常不錯的工作,這使得很多留學生極大地改善了自己在留學期間的生活狀況。
其中的絕大多數人不僅憑借著勤工儉學賺來的錢滿足了自己的生活所需,更是還有餘力把錢寄回國給,幫助國內的家人改善生活。
牛小強做的這些事情雖然並不算驚天動地,卻要比他兩次擊敗智能程序更要深入人心。對於這些來自中國的留學生來說,牛小強的地位是無比崇高的,別說是一個小小的楊攀了,即便是他們各自的導師,在他們心中也沒有牛小強更加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