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小強忍不住問道:“萍姐,我記得出國之前你已經在大力推廣生豬養殖計劃,並且還推廣了果樹的種植項目,這兩個項目應該可以大大提升居民的收入吧?”
吳萍又歎了一口氣:“生豬養殖項目隻有那些有經濟條件的人才能參加,許多人連購買小豬仔的錢都拿不出來,又如何能參與這個項目?至於果樹種植項目,這個的門檻倒是比較低,區裏有許多人都種了果樹,但果樹的生長需要時間,最快也要等到明年才會有收獲,今年是指望不上了,所以今年的數據才會這麼難看。”
牛小強跟著歎了口氣:“按照這份統計數據來看,許多家庭依舊隻能勉強填飽肚子,咱們區的發展仍然是任重道遠啊。”
吳萍嗯了一聲,向牛小強投去了希冀的目光:“所以我才想大力發展企業規模,咱們區的耕地麵積有限,並且大部分土地還都很貧瘠,如果指望通過種地發家致富,這肯定是不靠譜的,隻有多多創辦企業,讓大家都有一份穩定的收入,這樣才能迅速的改變現有的貧困局麵,小強,姐姐以前求過你很多次了,雖然我也覺得自己的做法有點過分,但為了咱們區的老百姓,我依然還是要厚著臉皮求你,請你務必要把外商投資的事情確定下來,此外也要讓你師父擴大經營規模。”
牛小強微微一笑:“萍姐放心,我師父已經有了追加投資的計劃,我這次回國除了探親之外,另一個目的就是協助他處理此事。”
吳萍眼睛一亮:“跟姐說說,你師父準備怎麼幹?”
“他準備拆分亞洲機械廠,單獨成立一個鋼鐵廠和一個摩托車廠,拆分之後的亞洲機械廠將會跟美國的汽車公司合資辦廠,這三個工廠都是用人大戶,前麵的兩家工廠將會先行建設,多的不說,建成後至少可以為區裏新增兩千個就業崗位,等到合資汽車廠建成,到時候至少可以為區裏增加數千個就業崗位。”
牛小強說到這裏露出自信的笑容:“就這還是初步規劃,等到所有的投資全部落實到位,咱們希望新區就能以汽車產業作為依托,形成大規模的產業集群,到了那個時候,增加五萬人的就業規模也不是什麼難事。”
一個汽車廠可以帶動上百家下遊零配件供應商,如果這些零件廠商都在凹山建廠,增加五萬人的就業規模還真的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吳萍先是狠狠地激動了一把,隨即遲疑道:“咱們這裏的交通不太便利,其他人願意來咱們這裏投資興業嗎?”
不管怎麼繞,始終都繞不開交通的問題。凹山鎮地處偏遠山區,除了牛小強,誰會願意來這麼偏的地方建廠?
牛小強當然知道交通問題是個很大的製約,但他早有對策:“陸路交通不方便,不是還能走水路運輸嗎?清江流經凹山鎮的這段水道又寬又深,五千噸的貨輪開到這裏一點問題都沒有,順著江流駛入長江後,那就更不成問題了,可以直接抵達入海口,進行遠洋航行,我已經跟範廳長說過此事,讓他把凹山鎮碼頭擴建一下,此外還給我師父搞一張遠洋貨運的執照,到了那個時候,交通就不會成為最大的製約因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