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6章 初一拜年得紅包(1 / 3)

初一拜年得紅包

寫到這裏的瞬間,我突然之間覺得,似乎是漏寫了一件不該漏寫的事情。細心一想,原來,是在放寒假前發生的一件平平常常的小事……

一天下午,我上了課後在從小路返回到教育印刷廠的門口前。

突然一聲熟悉的喊聲,迅速地傳到了我的耳朵裏:

“飛哥,下課回來啦,我正在此地等著你呢……”

話音剛落,我抬起頭來一看,原來是我們良荔大隊黃樹垠村上的王平。

於是,我們親熱地握起手來。隨後,他從袋裏掏出一包《大前門》香煙,馬上從中抽出了一枝遞給我,並用打火機幫忙將香煙點燃。

要知道,王平他可是博白亞山糖廠的供銷科長,一個掌握實權的中層幹部。該廠正是縣內幾家大型地方國營企業之一,每年給縣財政增加不少稅收,也是縣內稅收大戶。我家八妹這些“插青”,其中不少都是安排在亞山糖廠就業的。

由於縣.委和縣政.府一貫以來,對於博白亞山糖廠的生產和發展的高度重視,曾經大力號召全縣各鄉鎮大量種植甘蔗,以解決亞山糖廠開榨季節時的蔗源。

因此,博白亞山糖廠它在玉林地區,甚至自治區都是聞名遐邇的。當然,糖廠所取得的成績,與身為廠裏的重要部門供銷科長王平,他在廠裏發揮的作用是分不開的。

王平是黃樹垠村大鬆家的老二,比我小好幾歲。中等身材,英俊瀟灑,是一位善於言談和特長交際的一個年輕小夥子。

在“文.革”的1968年開始,他曾經在部隊上服役。

後來,又到雲南某航校學習,成了一名空軍飛行員。因為1971年發生林.彪事件,航校領導涉嫌與林.彪事件有關,因此,航校學員受牽連一律不予分配,複員回到大隊務農。他一向表現不錯,被選為當時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

在七十年代國家招工招幹時,被大隊推薦他當了一名正式工人。在改革開放的八十年代初期,被博白亞山糖廠的領導提撥為供銷科長。

記得,學校在我到博中任教招補習班時,他親自找到學校領導,要求解決廠裏職工子女進補習班複習參加高考。學校就批準他廠裏幾個職工子女,一起插.入到我擔任班主任的大禮堂補習班複習。

此時,他見旁邊無人,就拉我到一邊悄悄對我說道:

“王飛老師,我廠職工為了報答學校和老師對他們子女的關心,要求在我職權範圍內,贈送兩袋白糖給你們過年,不成敬意,請笑納……”

頓時之間,我當場不便表態要與不要,帶他到食堂找到了黃宗華主任。

此時,黃主任跟他說了一番客氣話,表態推辭。最後,由於王平苦苦懇求,因為盛情難卻,想來想去,黃主任還是答應收了下來。

記得,年前放假後,王平將兩袋白糖用汽車送到學校。當然,還送有好幾袋到縣政.府有關部門。因此,過年時,我便得到黃主任分給我的二十斤白糖。

聽黃主任說,這兩袋白糖主要是分給大禮堂班任課老師,和學校一些主要領導。

從當年送白糖的這件小事中,情不自禁讓我想起一些讓人深思的問題….…

一方麵,當時社會上對於老師,特別是指導高考的老師,已經不像“文.革”年代,將他們看成“臭老九”了,而已經刮目相待。這是了不起的觀念轉變和進步,實在讓人高興和感動。

另一方麵,從此以後,這種“走後門”和“腐.敗”之風,也隨著改革開放的步步深入,也慢慢地潛移默化地在一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情上,逐漸地滋生起來……

有詩歎曰:

當年人稱臭老九,瞬間變香不再臭;

後門腐.敗風氣起,如此習氣得追究。

要知道,大年三十晚,原來就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傳統的“守歲”的除夕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