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家鄉學生來訪師(3 / 3)

1978年全縣中考時,跟大隊初中的七個同學一起,上了縣重點高中錄取分數線。最後,被錄取上了龍中縣的重點班。從而在全公社各大隊中,迅速地傳為了佳話,都讚揚良荔初中教學厲害。

1979年,當縣決定將龍中兩個重點班搬到博中合辦。因此,龍中重點班學生抽調到博中,就排名為現在高三的91班和92班。其中,他們的任課教師和班主任,也一起跟了上來。

和嚴小明一起來的還有陳國平、王靈、王衛東、王震、王誌新、王運平。因為兩年多的時間不見,他們大多長高了,幾乎都成為年輕小夥子。

同時,暢所欲言的的談吐,都跟兩年前不一樣。人人似乎都顯得更加老練和成熟。

“嚴小明,你說說,跟你們一塊上來的老師都是哪些人好嗎……”

此時,我竟然還像過去在良荔初中上課的時候一樣,總喜歡對他們逐一盤問。他們個個都還把我當成像初中時一樣,個個爭先恐後地對答如流,沒有半點推諉的樣子。

看來,他們對於曾經教過自己的老師,除了很是熟悉之外,還從談吐中看出,他們仍然像以往一樣,十分愛戴自己的老師。這種尊師重教的新風尚,是在“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後,才初步樹立起來的新變化。

我從他們七嘴八舌的聊談當中知道,兩個班的科任老師分別是,語文是李才尖;數學是陳家民、陳尚俊;化學是蘇日清;物理是謝元徽;政治是廖澄珍等。

從他們的聊談當中我還知道,他們對於這些老師一般還是感到很滿意的。

特別是,做為政治老師兼班主任的廖澄珍老師,對班級的管理很是到家,她教育學生,必須要樹立遠大理想,要努力學習,提高思想政治覺悟。要樹立為祖國的四化建設奉獻出自己的聰明才智。

為此,她經常教育學生,就要樹雄心,立壯誌,爭取在三年內,以優異成績畢業後,能考上高一級學校繼續深造。因此,她所負責的班級,不論是學風、紀風都是最好的,學習成績也很突出。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隨後,學生們又紛紛揚揚,七嘴八舌地議論數學老師陳尚俊。

此時,隻見嚴小明同學站了起來,有板有眼地帶頭說道:

“要知道,擔任我們班數學的老師陳尚俊,他是陸川人。聽說是北京師範大學本科畢業的,可厲害了。他講的課深入淺出,重點突出,抓住難點和關鍵。同學普遍反映不錯……”

沉默寡言的陳國平同學,帶頭發表意見說道:

“我們班的數學老師是陳家民,‘文.革’前就在龍中任教。他是北海人,華南師範學院畢業。剛畢業就分配到龍中任教,是二十多年教齡的老教師,經驗豐富,知識淵博。但講課不生動,聲音低沉,上課拖堂,學生厭煩……”

從他們聊談當中使我知道,他們都是實話實說的。

最後,我語重心長教育他們:

“同學們,對老師的教學,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向老師提出改正的意見,不要在同學中隨便議論。我們要尊重老師,尊重老師的勞動。好好聽從老師的教導。切莫采用‘文.革’年代過激的做法……”

話音未落,我又接著說道:

“十多天後,你們就要參加預考了。希望大家好好珍惜時間,努力複習好功課,爭取預考過關。然後,再接再厲,在七月份參加高考時能考上大學去,為我們良荔爭光,為我們王氏家族爭光……”

正是:

家鄉學生來訪師,歡聲笑語來相處;

議論老師談已見,全力拚搏不怕苦。

欲知後事如何,請君往下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