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急中生智(1 / 2)

第二百章·急中生智

安逸回府讓柳思意幫他換了一身繡獅補服的官袍,然後乘著小轎奔著青城行宮而去,

一路上他還在想著柳彪的事兒呢,哪知道到地方一看,蜀王、孫德璋、廖瑛皆都已經在下首座罷,崇正高坐在帥案的後麵,看樣子就等他一人了,

安逸瞅著這架勢便知道,八成是要說出兵的事兒了,隻是自己心裏暗道一聲苦也,那份空白的折子,還放在府裏的書案上呢。

崇正見安逸進來,朝著廖瑛前麵的柳木椅子一伸手,“快坐吧,朕聽聞城中有說西安的兵馬和蜀地駐軍有些摩擦,安將軍可是因此遲了?”

安逸這屁股剛剛碰到椅子麵兒,聽得這話又趕緊站起身來朝著崇正解釋道:“陛下說的正是,不過也算不上什麼摩擦,蘭州將軍柳彪和我軍中的一員小將發生些口角罷了,年輕氣盛又都是行伍中人,血氣方剛在所難免,臣下已經責二人各自去冷靜思過了。”

“好,如此便好,柳彪對你可是十分的崇拜,但是年紀輕輕經驗不足,你該罰該處置的就不要手軟。”

“是,臣下領旨。”

安逸連聲應和著,他還真沒看出來這柳彪對自己哪有半點兒崇拜的樣子了,雖然老皇帝這麼說,他心裏卻也沒當真,這會兒是讓他該處置處置了,回頭惠妃的枕邊風兒一吹,老皇帝又該變卦了。

崇正見人都到齊了,方才朝著大都督孫德璋開口道:“朕上回說的有關出兵攻遼的事兒,各位心裏應該都有計較了,老都督為武官之首,就從你先說吧。”

“遵旨!”

孫德璋站起身來,朝著崇正拱了拱手,娓娓說道:“老臣以為,目前我軍的軍力,如果主動尋找遼人主力決戰也並非無戰勝的可能,隻是前期我們需要花去大量的人員撒到西北,探查遼軍的動向,而且必須攻其不備的迅速出擊,才能達到一戰定乾坤的效果。不過,前期對於哨騎的布置和探查,可能會需要花費數月之久,不然貿然出擊的話,很容易被機動性極強的遼軍的奇襲。”

安逸是聽出來孫德璋的意思了,就是拐著玩兒的告訴崇正他不讚成主動出擊,但是你非讓我主動打的話我也沒辦法,不過前提條件就是需要長時間的準備,用來在廣袤的西北定位遼軍的主力,

但是這大都督也是獅子大開口直接跟崇正說需要數月之久,也是讓安逸心裏樂得不輕,心道這崇正要是真能答應,那反而還是個好事兒了,數月過去都要開春了,天氣回暖的時候就算是夏軍想打,遼軍還不想打呢,那麼多壯勞力壓在西北戰場,遼人到了秋天和西北風去麼?

所以安逸心裏也是稍稍定了定,雖然崇正一道嚴旨擲下,卻也沒有改變老都督的初衷,意思跟他一樣,就是倆字兒:不打!

崇正當然也是聽明白了孫德璋的意思,臉上頓時就有些不悅的反問道:“兩個月也是數月,一年也是數月,若是老都督一年找不到遼軍的主力,朕不是要等你一年?若是老都督找個三年五載的,怕是朕要背著個敗送江山的昏君罪名去見列祖列宗了?這樣,也別數月了,朕給你個期限,一個半月!找到遼軍主力,決戰!收複臨洮府。”

安逸聽著這話是心驚肉跳的,這一個半月恐怕哨騎連西北的一半兒都跑不完,如何能確定遼軍大營的方位?就算是瞎貓碰這個死耗子找到了遼軍主力所在,夏軍又哨騎遼軍就沒有嗎?恐怕你還沒出城,遼人就已經挪地方了。

孫德璋更是慌忙的跪倒在地,一臉惶恐的解釋道:“皇上!遼軍以騎兵居多,就算是我們發現了他們大營所在,也必須小心翼翼的形成包圍,一個不慎就會滿盤皆輸,甚至有全軍覆滅的危險,這之間的林林總總一個半月是萬萬不夠的呀!”

崇正不耐煩的一揮手,擺出一副我不管你們方法自己去想的樣子,

“老都督不要跟朕抱怨,蘭州城現在聚著大夏朝的三十萬大軍,光是日費鬥金就已經讓朝中議論紛紛了,我不說別的,就光禦史彈劾你大都督的奏折都已經擺的快比桌案高了,不過是朕一直壓著罷了。如果再不趕快結束西北的戰事,久拖之下必生禍亂,正要到那時候怕是朝廷連一兵一卒都抽調不出來了。”

這下把孫德璋說的也是啞口無言了,似乎被崇正說的於情於理都該速戰,可是他是熟知軍務的,光說速戰,沒有個十萬八萬的騎兵拿什麼資本跟遼人速戰?

安逸對於這點心裏也是清楚的,在一個半月之內完成對遼軍大營和主力部隊的定位,然後再悄無聲息的進行奇襲從而一擊致命,這種機會不是沒有,但是所付出的風險簡直就是在懸崖邊兒上跳舞一樣,一旦奇襲失敗,之前所付出的所有流血和犧牲,相當於都是白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