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蘭州陷落
徐亮頒布大行皇帝遺旨的第二天,就跟蘭州威武大將軍柳彪一起,扶棺朝著王京的方向出城而去,跟他們一起被帶走的,還有之前從西安過來的二十萬大夏官軍,
根據大行皇帝秘不發喪的遺旨,對外隻說是官軍調動,一不扯白綾、二不奏喪禮,相當於隻是護送著大行皇帝的靈柩蜿蜒而行。
這可能真的是大夏朝開國以來最滑稽的一次秘不發喪了,完完全全就是一個不能說的秘密,全城下到黎民百姓,上到將帥官吏,沒有一個人不知道這支調動的大軍護送的就是大行皇帝的棺槨,隻是沒有一個人敢戳破這層窗戶紙,
整個蘭州城就像是一個大戲台,徐亮帶著柳彪兩個人就好像是兩個沒有開聲的俏麵花旦,揣著一對公鴨嗓子,在這個大戲台上咿咿呀呀地唱個不停,
似乎這兩個花旦並沒有在意自己的聲音有多難聽,也並不關心下麵的觀眾是怎樣的竊竊私語,他們隻在意這些人在該鼓掌的時候鼓掌,該叫好的時候叫好就可以了。
這二十萬人馬撤走了之後,隨之離開的還是大夏太子太保、原五軍大都督孫德璋,薑尚的親兵彙報來說,這位老大人隻帶了幾個近衛,連夜就飛馬朝著太原而去。
這下子蘭州城就好像忽然被抽空了一樣,留下的隻有等待著安逸歸來的蜀地兵馬五萬餘人,還有廖瑛手底下的四萬多陝地官軍,
在安逸沒有回來之前,兩地兵馬是互不統屬的,因為薑尚明白,雖然官職上來說廖瑛是朝廷從三品都指揮使,但是這種風口浪尖的節骨眼兒上,任你是誰,他都不會鬆開手裏緊緊攥著的兵權的,
手裏有兵,才能有命在。
這也就導致蘭州城裏麵一時間是流言四起、人心惶惶,所有的人都在議論,說是朝廷已經跟遼人達成了協議,打算放棄蘭州城,
這種時候最好的方法當然就是能找一個有威信的人來主持大軍,控製騷亂,
但是很顯然,無論是薑尚還是廖瑛,都不具備這種能力,無奈之下隻能開放城南門,任由百姓和流民逃難一般的離開蘭州,
這個口子一開,就像是打開了潘多拉磨魔盒一樣,所有的百姓都紛紛的舉家帶口奔著東南麵而去,可以說,這個時候還留在蘭州城裏的,除了奉旨原地待命的官軍和太醫院等人之外,盡皆是些個心裏打著小算盤的奸佞惡盜之徒。
每當這夜幕降臨,蘭州城就好像是被地獄的陰影籠罩一般,就連官軍的士兵都不敢獨自晃在街道上,不然第二天早晨是不是身上的兵器財物被洗劫一空、整個人橫屍街頭就猶未可知了。
為了安全起見,薑尚和廖瑛還是決定將太醫院裏麵所有的禦醫包括趙院使在內,全都遷到了城南的軍營之中,除了必要的藥材和藥方之外,其餘的病患是一個沒留,全部驅逐了出去,任由他們跟著百姓和流民的隊伍一起出城而去。
其實這些病患大多也都是痊愈了的,對於疫病方麵倒是沒有什麼可擔心的,唯一的淒慘之處在於他們其中很多人從太醫院出來的時候,發現家中已經是人去樓空了,孑然一身甚至去哪都不知道,
很多人隻能跟著太醫院,但是軍營又把他們拒之門外,就隻能瑟縮在寒風之中,三三兩兩的聚集在營門口,隻求這些巡邏的軍士能夠給他們一點安全的保障,
隻是這安全是有了,寒風可是不講情麵的,一夜下來凍死餓死的人簡直不計其數,
倒是周娟兒他們一家很是幸運的被安欣照顧著住到了伯爵府裏。
城中也不是所有奉命留守的司衙府邸都能夠像伯爵府一樣,被薑尚指派孟崎帶著三千騎兵是日夜巡邏保護,像蘭州的縣衙甚至是知府衙門,裏麵隻有一兩標兵丁、卻又嫌棄軍營條件差的,一夜之後裏麵連著知府縣令一幹官員全部被害,家中女眷更是一個個都被糟蹋致死,銀兩財物那都是一個子兒都沒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