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六合》是一門神奇的功法。
不僅僅是因為能夠提高元正的武道修為,築下日後無敵的基礎,更是涉及到了經緯地之術。
修煉至精深地步,可以看破山川地勢,尋龍定穴,占卜星象。
亦能演化出軍陣,兵法。
這才是武王府那位秋華王妃心裏最為忌憚的地方,近乎舉世無敵,並非是指武道修為無敵。
一個豎子,武道修為傲人,又懂得經緯地,兵法軍陣,就算受到庶子身份的壓迫,也並不見得無法出人頭地。
元鐵山知道這一點,才敢將元正放出瀚州之地,令他外出曆練。
秋華王妃也因為元鐵山的威脅,不敢對元正這個庶子做出任何有違王命的事情。
在瀚州的時候,元正都曾規規矩矩的在每的子午時分,修行滄海六合,在別人都不曾注意的日子裏,元正將滄海六合從頭到尾的修行了無數遍。
至於進展,幾乎沒有,可每一次修行過後,元正都愈發的覺得滄海六合的博大精深。
如今細細想來,當初在武王府的時候,衣食無憂,大把的時間都用來胡作非為,心態終歸沒有到達澄明境界。
外出遊曆江湖,是一件浪漫的事情,也讓元正失去了武王府這個可以遮蔽日的屋簷守護,他的心境發生了變化。
淩邪三劍如今不敢大成,卻也因為在悟劍崖一月修行,讓自己的心境到達了前所未有的澄明之境。
借他山之石攻玉,是元正一直都在嚐試的事情,元正也知道,僅僅憑借自己一個人瞎琢磨,也無法將滄海六合的修行更上一層樓。
無數道劍意凝聚而來,木劍開花異象蒸騰,五髒六腑丹田,溫潤如玉。
此等狀態下,修行滄海六合,進展自然是要比平日裏枯燥的修行快上很多出來。
無端中,元正周圍也是異象蒸騰,雄渾的真遠時而化作海上升明月異象,時而化作烈日騰空異象,一丈之內,衍生出道法萬千。
依稀可以聽見金戈鐵馬的廝殺之音,恍惚間,又置入了江南鎮的安靜典雅。
便是連萬裏煙雲照也從沉睡中醒來,安靜的守護在元正的身邊。
在這裏領悟劍道的時候,萬裏煙雲照心裏不是多麼的在意,扛把子也需要借助這鑄劍閣前輩高人遺留下來的劍意才幫助自己消化掉吞噬的妖獸內丹。
萬裏煙雲照本來就已經通靈,深知木劍開花會讓自己的主人無後顧之憂,可全身心的與劍道共鳴。
但修行滄海六合扛把子就必須要出來護法了。
曾幾何時,扛把子親眼見到元正在修行滄海六合的時候,一時不慎,導致丹田翻江倒海,險些走火入魔,數次,元正都是在鬼門關走了一趟。
逐漸的,元正體內的六合之氣,從涓涓溪,化作了一條不算寬闊的河,繼而浪潮湧動。
想讓六合之氣徹底的化作長江大河,元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他將所有的真元聚集,分配,也隻能做到溪化作河的地步。
然而,六合之氣增長一分,便意味著元正的武道實力增長十分。
六合之氣增長,無論是運轉真元,亦或是臨陣對敵,都可讓元正事半功倍,化腐朽為神奇。
五日後。
元正停了下來,沒有繼續執著修行滄海六合,他知道,這一次是機緣巧合才讓自己的滄海六合有所突破。
心裏也很惋惜,更不知曉,下一次的機緣巧合大概會是在什麼時候了。
甚至有些迷茫,六合之氣的增長,讓元正對滄海六合再度有了重新的認識,磅礴繁雜,猶如漫的經文。
懂得越多,自然而然的,不懂的也就越多了。
“我們也該離開了,也不知道師姐現在如何了?”元正道。
扛把子沒有多大的反應,做為一頭通靈的坐騎,他深知自己的主人曾經對很多個姿容過人的女子都在意過,在空閑的時候關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