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未到江南話江南(1 / 2)

翌日。

後山上,單容站在屋頂上,遠望元正和尉遲陽離開拜月山莊。

眸光在花椒與茴香的身上,略微停留了一瞬,然後便抬頭看向了空,鳥語花香,剛剛好。

“兩個劍侍,真是氣派。”

……

江南這個地方,是文人醉生夢死的地方,是姑娘家花枝招展的地方,很多人來了,便舍不得離開。

郊外的涼亭裏,一位約莫四十餘歲的中年男人,聞著茶香,卻沒有入口。

中年男人一席墨黑色的長袍,沒有錦衣玉帶,更像是一個康人家的家主,不過這個中年男人生的很英俊,古銅色的皮膚,搭配著棱角分明的臉龐,四肢修長而壯碩。

他道:“江南這個地方,是一個好地方,我年輕的時候來了很多次,也認識了一個南方姑娘,比較遺憾的是,當時我沒有帶著她回到稷下學宮。”

“可能是那姑娘看不上我,也可能是我自己沒有豁出一切的勇氣吧。”

他的對麵,坐著一位英姿勃發的青年,青年倒是一身錦衣玉帶,身著蟒服,其氣質淩厲又帶著幾分平素樞機,一看就知道是一個有為青年。

中年男人的身後,隻有兩個約莫七八歲的書童,一男一女,都生的粉雕玉琢,是一對並蒂蓮。

元青手法輕柔的給師傅斟了一杯茶,柔和道:“師傅當年應該火氣大一些,等上了年紀,在想有火氣,可就不容易了。”

戚永年沒好氣的看了一眼元青,道:“真是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啊。”

“你倒是和顏夏語不清不楚的,日子過得瀟灑,吃了幾飽飯,就敢來嘲諷我了。”

元青嬉皮笑道:“師傅的這是哪裏話啊,我怎麼敢嘲笑師傅你呢,這一次又來到了江南,師傅大可以去往那個姑娘的家門口轉悠一下,不過話回來,以師傅的武道修為來看,那個姑娘若是一個普通人,想來早已經塵歸塵土歸土了。”

戚永年道:“可能吧,等這一次忙活完了,我就要去看看,順帶著北和南到處走走,感染一些南人的文采風流。”

男童名曰北,女童名曰南。

兩個家夥真的生的粉雕玉琢,眸子裏是滿滿的靈韻,等長大了之後,真不知道要禍害多少黃花閨女,也不知道會讓多少夥子為之神魂顛倒。

元青道:“父王讓我來見師父,一來是敘舊,二來還是敘舊,希望師父不要多想了。”

戚永年道:“你還是和以前一樣,藏不住事,又好像能藏得住事。”

“稷下學宮自然不會幹預廟堂之事,也不會幹預江湖之事,可就不知道神隱門和越女劍宗那裏,是否有些想法了,我也無法庇護你的三弟,到時候也隻能一切隨緣了。”

元青又給師傅倒了一杯茶,看了看遠處的崇山峻嶺,真的是大好河山啊。

笑道:“坦白來,三弟這個人,我也不是那麼的熟悉,從到大,也沒有一起經曆過什麼事情,自從他離開武王府以後,父王總是提心吊膽的,走上了江湖路,也還算是闖蕩出了一些名堂,搞了個雲端之巔的名號。”

“大秦和大魏的交界處,搞什麼事情都可以,大魏不好插手,大秦也不好插手,三弟這個做法,也讓兩國的君主頭痛不已,打仗這種事,也不是開戰就能開戰的,三弟的瀟灑日子,恐怕也就這幾年了。”

“我真的擔憂,三弟二十歲的時候,能不能回到武王府,舉行自己的及冠之禮。”

戚永年不在意元正都在蒼雲城都搞了一些什麼名堂,隻是一想到,過上一段日子,就要親眼看到這個名揚下的庶子,心裏還隱約有些期待呢。

苦笑道:“你若是還在稷下學宮該多好啊,還能學到更多的本事,也能陪著師傅聊解悶,我一個人在那裏呆著,很多時候都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要吃些什麼。”

元青看了一眼北和南,兩個書童而已,也隻能讓師傅操心,沒辦法陪著師傅聊解悶。

好奇問道:“稷下學宮裏,應該有著不弱於我的年輕人,難道師傅真的就沒有發現可造之材?”

戚永年微微皺眉道:“有倒是有,隻不過不對胃口,我也懶得拔苗助長,不過不久之前,我去了一次大周,遇到了一個雲遊四海的讀書人,那個夥子也不到及冠之年,手裏拿著一柄劣質的鐵劍,雖然風餐露宿,可身邊也有一位模樣不錯的姑娘陪著,當時我就想著,和那個讀書人多些話,聊聊。”

“可是那個讀書人,對我好像也沒有多大的興趣,隻在乎自己的事情,他也是魏人,已經走過了大夏,大魏還有大秦,等在大周遊曆結束以後,他就會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