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優美的投稿計劃不是臨時起意。
她能搞得到的書籍資源太少,一開始就沒往這方麵想。
在九零年代,資訊尚不發達,齊市這樣的城市甚至沒有屬於自己的報紙,訂雜誌要去郵局,等郵遞人員送來的時候,往往都是落後於大城市好幾甚至半個月。
她原本想著用最笨的辦法寫作文去學生報學生作文雜誌投稿,或者參加作文競賽什麼的。
畢竟,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跑哇。
她前世跟著大才子沈躍工作過一段時間之後,就知道寫文章寫好了絕對比上班還更有前途。
想當初,她一直認為那些專業作家編劇都是有分的人才能做的,從來沒想過自己也能。
後來是因為沈躍工作室招了一個剛大學畢業的編劇助理,恰好禦用編劇達叔生病住院,工作室的劇本斷檔,助理從來沒寫過一個字的劇本,也不得不硬著頭皮頂上。
馬優美親眼見到沈躍帶著工作室的同事編寫劇本討論台詞,助理也一步步成為當紅編劇,名氣與達叔不相上下。
她這才知道,原來分固然重要,但是所有的成就都離不開勤奮的學習和堅持到底的毅力。
重回八歲,從見到沈躍的那一刻起,馬優美突然就明白了自己可以做什麼,好好學習的目標也有了更清晰的價值。
恰在此時,關麗麗就拿著進口畫報出現在她麵前,雜誌裏所包含的內容多到出乎她的想象。
果然,上是鍾愛有目標有行動力的人!
達秀清看清楚讀者文摘雜誌上的投稿須知,簡直不敢相信下還有這等好事:“抄文章還有稿費啊?”
馬優美強調:“也不能隨便抄,不是你抄什麼人家都要的,要根據人家的欄目需要。”
不管在哪個年代,勵誌的詩歌和故事,富有哲理性的短文,心靈雞湯類的座右銘和警句,都是最受歡迎的,被錄稿的幾率也最大。
達秀清點頭附和:“那要抄什麼樣的人家才收?”
投稿就要投人家願意收的,才有稿費,不是嗎?
做了幾生意多跟人打了交道,果然讓人變得有見識,知道要投其所好。
馬優美樂了:“媽,你願意幫我?”
達秀清點頭:“當然,每隻做半,下午沒什麼事,睡覺都白瞎了,還不如幫你抄寫文章。”
幫你兩個字,達秀清咬的特別重——署名就署馬優美,這稿費就是閨女的,誰也別想要搶走!
被婆婆欺負了十幾年,達秀清這回終於長心眼兒了。
馬優美指著雜誌目錄:“美容食譜、穿衣指南、奇聞異事,嗯,還有,你覺得喜歡什麼就抄寫什麼。”
達秀清很吃驚:“這些也行?”
馬優美眨眨眼睛:“人家不都登出來了麼?”
達秀清翻了翻國內的讀者文摘,又翻了翻繁體字的畫報,結結巴巴念出來:“這上麵的食譜,好多材料我都沒見過,我看看,這是什麼蘆筍,還有什麼秋葵,羅勒葉,這聽都沒聽過,咋整啊?抄了有用嗎?我看了都不會做呢!”
配的是黑白圖片,對於沒做過正餐和營養餐,隻會做家常菜的達秀清來,看不懂就等於不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