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陽公子算計本來很好,憑他的身份和容貌,再彬彬有禮地表現一通,能先給美女留下好印象。
但他沒想到華強的毒舌厲害,一句話讓他的算計全落空,還大占他的便宜。他被人奉承習慣,一生順風順水,鬥嘴哪是華強的對手?
正當玉陽公子被華強刁難,尷尬得下不來台,想不顧一切發飆的時候。他布置的後手終於出現,及時解了他的危急。
“就是他!是他殺死你們的親人,我當時全看見了。”突然有人跳出來,指著華強大喊道。
這人相貌看去普通,丟人群裏可能找不出來,聲音倒是洪亮,口齒也十分清楚。
他肯定是有備而來,因為他身後還跟著男女老少一群。這群人大部分披麻戴孝,分明是家裏死了人,而聽喊話的意思,人正是被華強所殺。
“呼啦!”一聲。清冷的坊市出現“奇跡”,似乎被叫聲驚動,鑽出許多圍觀的人。
眼見人差不多到齊,早先叫喚的人更得意。他開始口沫橫飛,興奮地對周圍的人講述。
他聲情並茂,說書一樣向周圍的人描述。說他是怎麼躲在暗處,怎麼看見華強殺人,殺人後怎麼逃跑的?
他說自己當時經過一片樹林,然後被奇怪的聲音驚動,連忙偷偷地躲在暗處。結果他恰巧看見,華強用殘忍的手段殺死三人,並把三人的東西搶奪一空。
說到最後,他開始用言語鼓動眾人,指責華強的行為殘忍,光天化日之下殺人奪寶。
其實修士間殺人奪寶常有,但隻能私下偷偷地進行。畢竟這種行為違背公義道德,也會招來被害人的親友報複。
所以華強殺人奪寶被曝光,當然會遭到大家指責,特別是在場的弱者更氣憤。而所謂被人害的親友,找華強報仇也天經地義。
聽到那人活靈活現的講述,周圍的人開始指指點點,議論紛紛,輿論明顯不利於華強。這裏有不明真相的人,也有暗中起哄的人,卻絕沒有幫華強說話的人。
像演戲一樣,議論最後引發公憤,華強立時變成千夫所指。那群戴孝的男女老少借勢,趁機哭鬧著,把華強和葉子圍得結實。
他們細數華強的惡毒行為,害他們孤兒寡母生存艱難,要周圍“正義的”人士主持公道。
戲越演越好看,部分看熱鬧的人甚至高聲提議。把華強交由萬獸山莊處理,最不濟也要把華強逐出坊市,坊市不能留如此惡毒的人。
嘿嘿!“孤兒寡母尋仇計”,果然是好計策。
不要說玉陽公子站在外圍,看著自己一手導演的好戲成功,心裏非常得意。此時連華強也不得不承認,這招的確毒。
原來玉陽公子的耐心有限,左等右等不見華強主動出坊市,想出一個逼華強離去的主意。而且他此計一箭雙雕,當著美女的麵羞辱華強,還敗壞華強的名聲,為他殺人找光明正大的理由。
可惜和玉陽公子想的不同,華強遇事後很沉得住氣,被人圍攻竟像旁觀者一樣,也在津津有味地看戲。
不錯!戲好,演員也好,似乎隻差一個完美的結局。
華強遙看小白臉一眼,撇嘴不屑地笑了笑。
他突然大聲對眾人說道:“你說看見我殺死三人,恰好三人你都認識。那麼好!你說他們是什麼實力,我又是什麼實力?”
不等那人回答,華強又說道:“別的人不說,朱道人已經是金丹期。而我可以對天發誓,才築基期,修道時間加起來沒一個月。大家想想,我要殺人奪寶,會去找金丹期的朱道人麼?”
見那人啞口無言,華強繼續逼問道:“我可以發誓自己是築基期,你敢發誓真看見我殺人了麼?你敢麼?我問你築基期的人,怎麼才能殺死一金丹期,倆築基期的修士?你說看見了,用的是什麼辦法,說出來聽聽,我好學點經驗。”
華強此言一出,“當事人”眼裏出現一絲慌亂。不比凡人發誓,修士的元神強大,誓言往往能引起神明的注意,所以應誓的傳說比比皆是。
他隻是被人指使來誣陷華強,當然不可能真見過華強殺人。為主子賣力辦事可以,但要發誓把自家性命搭上,他肯定不願意。
見聲音最亮的人神色緊張,被華強連續發問,不敢有一句言語反駁。在場除了有居心的人,真圍觀的人已經開始起疑心。
築基期殺築基期還好說,築基期殺死金丹期,其實我們也想學習經驗。
玉陽公子看形式急轉直下,被華強舉重若輕的幾句話,好計策立即露出大破綻。他臉上得意的笑容一僵,雙眼冒火地狠瞪下屬。
不就發個小小的誓麼,你怎麼還不趕緊發?今天你要把事情辦砸了,看我以後怎麼收拾你?
麵對公子凶戾的眼神威脅,那人心底不由升起一陣惡寒。他躊躇著,一再給自己鼓氣,想上前和華強當麵對質。
但想想應誓的可怕後果,最終還是自己的性命更重要,他臉色蒼白沒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