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1 / 2)

如果說西比烏斯是一個跳梁小醜,那麼烏瑞納斯就是一個真正的軍人,雖然他極度不滿,他認為馬庫斯並非羅馬的敵人,他是一個共和狂,但是軍人第一要務為服從命令。

安東尼的戰前準備已經做好,一共需要投入十個羅馬軍團,十個附庸軍團,整整十萬人的規模。

戰爭從一開始就朝著無法控製的邊緣前進,雙方沿著日耳曼萊茵地區進行了持久的戰備。此時此刻,安東尼怎麼可能準許自己的北方有一個邊緣勢力,一個軍閥的出現。

西比烏斯遭到了安東尼的痛罵和毆打,他怒斥西比烏斯,當初如果不是他的舉薦,這個馬庫斯隻是一個肮髒的大頭兵,現在居然還敢和自己分庭抗禮!西比烏斯雖然受到了毒打,表麵上可憐,但是心裏反而安然了,這種程度的懲罰算不得什麼,畢竟自己丟了一個軍團,更重要自己丟了軍團的臉,他了解安東尼,一旦受責就沒問題了。安東尼怒火萬丈,叫來了烏瑞納斯。

烏瑞納斯此刻已經是軍團將軍,是三個軍團的指揮官,他用他的才華在這場戰爭中上升到了一個耀眼的低位,但是他從不肯效忠安東尼,更不掩飾自己對於這個野心勃勃想要成為帝國元帥家夥的蔑視。所以,安東尼一方麵需要烏瑞納斯的才華,需要他手下那支能攻善打硬仗的軍團,另外一方麵,他也極度厭惡仇恨烏瑞納斯,他知道這個混蛋是個共和狂。再以往與日耳曼聯盟的衝突中,烏瑞納斯的軍團被安排在第一線,一方麵安東尼希望重創日耳曼人,一方麵也希望削弱烏瑞納斯,但是在小規模的衝突中,烏瑞納斯讓安東尼知道了為什麼自己能從一個百夫長幹到今天的地位。

烏瑞納斯成名一站麵對的是全日耳曼軍團,眾所周知,日耳曼身材高大,堅韌不拔,紀律性強,一直都是最好的士兵兵源,他們的生活體製也最貼近軍事化,所以組成的軍團一直都戰鬥力極為強悍。

日耳曼聯盟一直將日耳曼人分散到各個軍團,這樣做不是為了防備,而是為了帶動其他羅馬土人的戰鬥力,因為這些人大多數以前都是農民,成為職業士兵還時間不長,需要有戰鬥力的軍人來帶動。日耳曼人畢竟有限,所以基本很少有純日耳曼人軍團,很少不代表沒有,烏瑞納斯遇到的就是日耳曼人的驕傲,暴熊。

日耳曼人中間有一支奇妙的兵種,特種部隊,叫做暴熊戰士,他們大多衣不被甲,上身披著一張完整的熊皮,熊都是這些日耳曼男子成年後自己親手獵取的,這樣的猛人組成的隊伍主要幹的是什麼呢?很簡單,相當於東方的陷陣營,主力衝擊敵陣,攪亂敵人陣型,給兄弟部隊創造機會。

暴熊軍團就是這樣一支部隊發展而來,當然,今天的他們早就不光膀子上了,而是穿著精良的鎧甲,不過揮舞的武器還是車輪板斧和榔頭,在戰場上一直都是敵人的噩夢。暴熊軍團在萊茵地區可謂橫著走習慣了,遇到烏瑞納斯毫不猶豫的就展開衝鋒,在他們看來,往複幾次衝鋒就足以搞定。當時雙方的比例,暴熊軍團五千,烏瑞納斯軍團八千;暴熊軍團一水重裝步兵,烏瑞納斯是典型的羅馬軍團配備。

烏瑞納斯早就知道惡名昭彰的暴熊軍團,他本可以選擇戰略撤退,但是烏瑞納斯是什麼脾氣,打人就打最狠的,最出名的。

實踐證明,這確實是出名的最好方式,幹掉老大遠比搞幾個小弟要成名快的多。烏瑞納斯擺出了一個兩翼薄,中間厚的月牙型陣型,將軍團的弓箭手集中放在月弓。

暴熊的第一次突擊就遭到了敵人密集的弓箭雨的打擊,死傷慘重。在歐洲曆史上,步兵橫行的年代是被騎兵終止的,但是在騎兵出現馬鞍馬鐙之前,遊牧騎兵一直都是依靠弓箭對重裝步兵進行打擊的。重裝步兵甲胄厚重難以射透,但是這隻是對於單體弓而言,對於裝備了複合弓的高盧羅馬軍團來說,北歐的重甲和高大體型成了弓箭極好的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