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總是來得猶如草原烈火,迅速而夢裏,幾乎是瓦魯斯剛剛構建了防線,日耳曼步兵就撲了上來,雙方的士兵幾乎是毫無章法的絞殺在一起。
讓瓦魯斯奇怪的是,日耳曼也在後方修建防線,這證明敵人根本不是前來掠奪或者一場戰爭就結束,而是要滅掉尼德蘭,要進行長久的戰爭。
麵對這樣嚴峻的情形,瓦魯斯緊急彙報給馬庫斯,馬庫斯一方麵安排人紮營,並且疏通後方道路,調整後勤物資和人員的輸送,一方麵緊急調整戰略。
大量的斥候被派出去,還有一大批呼嘯山林的綠林人士受到馬庫斯的收買而深入到敵後進行偵查。
日耳曼結束了戰爭擴張之後,現在正在進行戰爭調整,他們已經不再將重點放在東方,而是準備拿下整個高盧,這種情況下,他們怎麼可能放過尼德蘭。
好在馬庫斯將尼德蘭北方和南方通過修建一條簡易的大道溝通起來,這樣講南方源源不斷的資源運送到北方的前線,短時間之內集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是,如果讓敵人在自己的地盤上構建了橋頭堡,那麼自己以後難免被蠶食。
瓦魯斯派遣斯巴達大隊進行了數次殘酷的衝擊戰,他們的對手正是日耳曼瘋熊部隊,雙方除了嚴重的死傷意外,陣線沒有絲毫易手的意思。
馬庫斯達到大營的時候,戰爭正朝著不利的方向前進,馬庫斯急了,日耳曼完全不是他判斷的戰爭方式,本來應該作為主力的騎兵被擱置,反而是步兵成了主角。
如果敵人構建成防線,自己去攻擊,那麼自己要死傷慘重,如果不攻擊,放任,那麼敵人的人海會淹沒自己。
馬庫斯決定冒險,他招來工程大隊,命令修建滑道,並且將攻城器械和投石機全部推上前線,讓敵人防線處於攻擊的範圍內。
用無限的火力摧毀敵人的工程!
工程大隊長提出異議,他說這樣對於昂貴笨重的工程器械太危險,敵人騎兵一個衝鋒就會將攻城部隊殺光。
馬庫斯大手一揮,盡量晚上前進,黎明攻擊,畢竟這時候夜襲還不是很流行,情報要搞好,射擊諸元要確定,但是,隻能用這種方法逼迫敵人主動攻擊我們,改變攻守方式。
黎明,一輛輛投石車和弩車被推到設定位置,還好,現在天氣潮濕,空氣中布滿了薄霧,雙方的視覺都不是很好,否則恐怕敵人已經看清楚示警了。
這種大炮上刺刀的做法可能也是馬庫斯的先進思想,畢竟現在這些設備都可以有羅馬買單,從雷恩可以得到補充,所以才敢於這麼幹。
一聲令下,在令人牙齒發酸的絞盤嘎嘣聲中,燃燒彈呼嘯而起,化成一道黑煙撲向敵人的防線。
步兵已經動員,一方麵為了保護工程部隊,另一方麵也為了一旦攻擊效果好,那麼破開敵人的防禦,直接突襲敵營。
連續不斷的拋射進行了足有一個鍾頭,好像將普羅米修斯的天火投下來一樣,薄霧散去,敵人營地一片火海,雖然很潮濕,但是一旦沾染上油火,往往燃燒更加猛烈。
米奈勞斯拔出佩劍,大吼一聲,斯巴達大隊。
呼,士兵們做好攻擊準備,突擊!
殺!
一聲喊殺,猶如放出籠的猛虎,人潮衝向一片混亂的敵人陣營。
大炮上刺刀取得成功。
日耳曼人撤退,但是他們並未潰敗,而是舍棄了不少物資來延遲追擊,因為馬庫斯幾乎將騎兵完全剝離出來,所以也沒有安排追擊,隻是將敵人擊退之後修建了攻城陣地,將新的高地把握在自己手裏,已便敵人再次攻擊時用遠程武器進行火力壓製。
第一回合,尼德蘭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