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參透謁語得玄功(2 / 3)

麥潔七萬般委屈的被八個僧人,八支禪杖硬架著走上大殿。

大殿神案上,點燃著一到蠟燭,燭光熊熊燃燒著。

知客大師廣慧老和尚似乎早就得到了消息,此刻臉色凝重,合掌當胸,獨自站在香案前麵,在等候著似的。

這時麥潔七已被架上大殿,八名僧人立即收起禪杖,各自退開。

“啟稟知客大師!”八名僧人為首的一個趨前一步,說道:“這位小施主恃技擅闖禪房,已為小僧等帶到,請大師發落!”

麥潔七氣得兩頰通紅,理直氣壯的道:“哼,知客大師,你們棲霞寺的和尚,持技欺人,我是去找人的,這有什麼不對?你們把我押到這裏來,這算什麼?想私設刑堂,拷打我不成?”

“阿彌陀佛!”廣慧合十一禮,徐徐說道:“小施主請歇怒,天下名刹叢林,都是十方布施,本寺僧侶怎敢冒犯少施主?”

麥潔七怒道:“你們用八支禪杖架著我來這裏,難道你沒有看見?這還不算冒犯?難道要他們殺了我才算冒犯嗎?”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廣慧大師又低誦了聲佛號,正色道:“施主是本寺香客,僧侶們鬥膽也不敢冒犯,事實上,是小施主是犯了本寺禁律。”

“禁律?”麥潔七冷笑道:“你是指我闖到禪房裏去?”

“不錯!”廣慧大師點了點頭。

麥潔七辯道:“我已經說過了,我是去找義兄羅通的,難道這也犯法?你們棲霞寺的禪房是皇官的紫禁城不成?”

廣慧大師道:“天下任何廟宇、禪房,都是遊客止步的地方!”

麥潔七道:“這就是你們的禁律?”

廣慧大師注目道:“小施主身手不凡,應該是武林中人吧?”

麥潔七避而不答,反問道:“要是武林中人又怎樣?”

廣慧大師微微笑道:“本寺禁律,是不準武林中人進入禪房,小施主不聽勸告,恃技擅閑禪房,才為本寺僧侶所製!”

“哼!”麥潔七冷哼一聲,幹笑道:“就算我恃技擅闖禪房,犯了你們的禁律,你們又能把我怎樣?”

廣慧大師合十當胸,隨節正色道:“貧僧早知小施主是有來曆的人,出家人不在江湖中,自然不問江湖事,隻希望武林中人不可擾及本寺。小施主既然自承是武林中人,貧僧隻好請小施主自行離去了!”

麥潔七神情一冷,哼道:“廣慧,你可知道後果嗎?”

廣慧合掌道:“有因必有果,本寺僧侶不惹是非,也並不怕事,不入江湖,也不準江湖人到本寺來滋事,少施主像是讀書明理之人,就應明辨是非,是非隻在一線之差,善惡存乎一念之間,好了,貧僧話到這裏為止,少施主請回房收拾行裝,即刻下山去吧!”

麥潔七鐵青著臉,咬牙切齒的道:“我用不著收拾,廣慧,你給我記住了,這是你們惹我的,可怨不得我!”說罷,猛跺了跺腳,轉身就走。

廣慧大師一直跟到山門,這才合十躬身道:“施主好走,貧僧不送了!”

麥潔七連頭也不回,急步下山,轉眼間,便消失在一片漆黑中。

羅通坐功醒轉,天色才現黎明。

他因昨晚領悟了“依三太極”的意思,急於想證實一件事,於是匆匆洗了把臉,就獨自往千佛岩而來。

這時晨光乍現,山嶺間的晨霧也未消。

羅通登上紫峰閣,眼看半山上隻有自己一人,麥潔七並未來找。

他還不知麥潔七已在昨晚,就被知客大師逼著下山了。

“此刻趁他還沒找來,自己該仔細找找才是!”心念轉動,這就抬頭凝目,朝千佛岩上的佛像看去。

他的腦際同時想著昨晚那縷極細的聲音在身邊說的話:“一者,依三太極,三者,依三太極,五者,依三太極,七者,依三太極!”想及此處,他的目光不覺注視到第一排由右至左,第一、三、五、七,四個神像,這四個佛像果然都是坐姿,看上去並無多大差異。

但羅通畢竟從小就跟著爺爺練武,尤其是修練內功吐納方麵,練的原本就是太極門的基本入門功夫。

此時見到那第一尊佛像,竟和自己修練的內功完全一樣,幾乎十分熟悉。至於第三、五、七尊佛像的坐姿,在外人看來,根本毫無異處。

他是練過太極門基本內功的人,經他仔細一研究,就可發現這三尊佛像,有很明顯的不同。

而這種不同,是從第一尊而第三尊,而第五尊第七尊逐個演變而來的,這也正是修練內功各個的不同境界。

羅通有了這個發現,心中不禁大喜過望,同時信心也大增了起來,當下暗暗思忖道:“一者,依三太極”這句話,應該是“第一排的一、三、五、七”,那麼由此類推,“三者,依三太極”,就該是“第三排的一、三、五、七”了。

想及此處,目光就數到第三排,第一、三、五、七個佛像上去。

果然這四個佛像,也同樣是四個坐像,但姿態各異,和第一排佛像有了很大的差別,而且相當明顯。

他知道內功是循序漸近的,自己還沒有熟練第一排這四個坐像以前,對其他的坐像,是鐵定無法領悟的。

羅通將所有的佛像全部看過之後,心中忽然想起那天毒華陀所說過的一段話。

“老朽聽說太極門中,有一套至高無上的練氣功夫,叫做‘太極玄功’,凡是練成‘太極玄功’的,可以刀劍不傷,水火不損,百毒不侵……難道這十六式坐像,就是本門‘太極玄功’麼?”

驀地一聲佛號,從身後傳來:“阿彌陀佛!”羅通忙轉過身去。

隻見慈雲老禪師白眉低垂,一手撥著十八顆念珠,也不知什麼時候冒出來的,就站在羅通的身後。

“老禪師早!”羅通躬身一揖。

慈雲老禪師注視著他,點了點頭,含笑道:“施主天資過人,對祖師遺訓,大概已經全盤領悟了?”

“老禪師好像是未卜先知,怎麼會知道的呢?”羅通心裏這般想,一麵連忙虔誠的拱手道:“弟子愚昧,全杖老禪師指點迷津,方才稍有領悟!”

“那就好,那就好!”慈雲老禪師仰首望天,徐徐的道:“大劫將與,山雨欲來,小施主行藏已泄,隻怕已無法在這裏完成藝業了!”羅通怔了怔。

慈雲老禪師又道:“你悟性甚強,盡這半日工夫,能把你看到的全數記下,自是最好不過,否則能記多少,就算多少。今天午後,你可以下山去了!”

羅通詫異道:“弟子今天午後就要下山嗎?”

“不錯,小施主初入江湖,老納不願你多招是非,所以要你提前下山!”

“弟子不懂!”羅通滿臉疑惑。

“其實令祖對本門‘太極玄功’,已有十二成火候,他所以不肯親自傳授於你,是因格於曆代祖訓!”

“這辦法原也不錯,但江湖上覬覦本門神功的魔頭不在少數,尤以近來為甚,老僧久有把此十八式佛像予於毀去之心,免遭魔障,但終不忍祖師所遺留下的手跡,從老衲手中毀去。自從小施主來了之後,老納就決定等小施主藝業完成再將它毀去,但目前形勢已有了很大的轉變!”“唉!”慈雲老禪師長歎了口氣,繼而皺眉又道:“為了不讓本門之玄功淪入邪魔之手,隻好提前予以毀去!”

羅通訝道:“老禪師真要毀去神像!”

慈雲老禪師神色黯然的道:“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小施主回去時,老納有兩句話煩請小施主轉告令祖!”

羅通恭聲道:“老禪師請說!”

慈雲老禪師道:“老衲是出世之人,令祖卻不是出世之人,就這兩句話,令祖聽了自然會明了的!”

“弟子記下了!”羅通點了點頭。

“那就好!”慈雲老禪師滿意的點了點頭,繼而肅然道:“小施主是本門最後一個看到這十六式佛像了,希望你多多珍惜,多多記下了!”話聲甫落,人已飄然離去。

直到現在,羅通已完全證實了,這十六尊佛像,正是太極門的“太極玄功”,而棲霞寺也是太極門的弟子。

慈雲禪師話已說得十分明白!為了不讓本門武功落入邪魔外道人的手裏,所以他即將毀去這十六尊佛像。

羅通是太極門的弟子中,最後一個能親眼目睹這十六尊佛像的人,所以他必須珍惜這寶貴的半日時間,珍惜太極門玄功的雕像。

他竭盡目力,竭盡心力,把十六尊佛像每一坐姿神態、手勢、目光所注,和衣折皺紋,甚至連每一細小之處都不放過,一遍遍的牢記在心裏,印進腦裏。

許久………………許久………………時間已在不自覺中消逝………………半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午膳鍾聲,又一記記悠揚地傳來。

羅通對那十六尊佛像投以最後一眼,心頭甚覺十分沉重,於是走下紫峰閣,不久就回轉寺中,他跨進膳堂,僧侶們這時業已坐滿一堂,開始用齋。

左邊的一間小膳堂,那是專供遊客用膳之所也擺了一桌素齋,但卻空無一人。

“咦!奇怪,今天一早就沒見著麥潔七的人影,這會兒都已經吃飯了,他怎麼還沒出現!”想及此處,羅通隻好獨自在板凳上坐下來等他了。

這時一名小沙彌走入膳堂,雙手合十說道:“羅施主請用齋了!”

羅通含笑道:“等一等沒關係!”

“羅施主還要等誰?”

“麥兄還沒來啊!”

“哦!他早就下山了!”

“他下山了?”

“是的!”

“他什麼時候走的?”

“好像是一早!”

“哦!”羅通眉頭一皺,暗暗思忖道:“他下山去了,怎麼沒告訴我呢?對了口他一定是怪我昨晚沒理他,心裏不高興,才負氣走的!”想及此處,他頓時覺得不好意思起來。

小沙彌見他沒作聲,施禮道:“施主請用齋吧!小僧告退!”話聲甫落,便退了出去。

羅通的心情本就十分沉重,如今又聽小沙彌說麥潔七走了,心頭更覺惘然若失,當下拿起飯碗,真有食難下咽之感。

他勉強吃了半碗飯,就放下了筷子,站起身來。

慈雲老禪師要他午後下山,吃過素齋,自該向他辭行的。

正待他要離開膳堂之際,隻見那小沙彌又匆匆地走了進來。

“知客大師要小僧進來轉告方施主,此時方施主最好不要到前麵去!”

羅通聽得奇道:“知客大師有沒有說為什麼呢?”

“沒有,大師就是這樣交代小僧的!”小沙彌想了又想,又道:“好像外麵來了什麼人……”

羅通道:“什麼人?”

“不知道!”小沙彌搖了搖頭,繼而又道:“知客大師已經出去看了!”

羅通道:“我也去瞧瞧!”

小沙彌急道:“羅施主,知客大師特別交待小僧,就是要請施主不要露麵……”

言及此處,羅通早已匆匆出了膳堂,人都不見了。

正午。

太陽如火。

棲霞寺的山門前,忽然傳來一陣陣的馬蹄聲,接著就見著三匹駿馬,及門而止。

前麵一匹棗紅馬上跨下馬背來的,是一個中等身材,頭戴瓜皮帽,身穿古銅色綢袍。臉上一直堆著笑容的中年人。

後麵兩匹馬上,則是兩個身穿青布長袍的壯漢。

他們的身上雖然穿著長袍,但仍然掩不住趾高氣揚,一臉剽悍之色。

人由古銅長袍的中年人領頭,大踏步地朝寺內走來。

就在他跨進山門之際,一名灰衣僧人急忙雙掌合十,迎了上來,口中則喧著佛號道:“阿彌陀佛,施主…………!”

古銅長袍的中年人腳步一停,不等他把話說完,即一擺手,大喝道:“你去叫廣慧大師出來!”能用這種口氣說話的人,當然是大有來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