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道刻(1 / 2)

雖說生靈得天眷顧賜予天功那是無上機緣,但是天地至公,有得必有失。生靈在獲得天功的同時,使命也被同時賦予在其身上,直到完成天命才能超脫出來,永享大自在。

生靈的天命並不是完全的獨立的,很多都是交織在一起甚至需要共同完成,當然也有許多存在的天命是正好相反,如此便需要兩人之中隕落一人方可。

不過有些約定俗成的規矩到了蕭楓三人這裏就變的無用起來。天賜功法隻能被賜予之人修煉,但是蕭楓蕭辰卻能一起修煉;天賜神功一般伴有天命真言,而蕭宇卻絲毫沒有接收到這類信息。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蕭楓手執一本枯黃的書卷在細細品讀。

《道德經》乃是春秋時期老聃所著,老聃通稱老子,那是道家鼻祖級人物。相傳老子乃是太清道德天尊的一縷神識分身投身地球所成,而《道德經》正是老子西出函穀關時,應關令尹喜之求所著。書成當日,紫氣浩蕩三萬裏,聖人異象遍布蒼穹。

老子作為太古為數不多的聖道級強者,所著經文自然非同小可,曆來道家的經典古籍。

“據說《道德經》是脫胎於老子的天賜功法太清玄黃功的一部神典,內涵天功精要。無數年來數之不盡的大能、天驕曾研讀過這部神典卻毫無所得。”蕭宇神色冷冽,靜靜訴說在昆侖竊聽到的秘聞。

“這部書卷是我在蜀山藏經閣內發現,不過這還不是原版,最初的《道德經》原版並沒有以書卷的形式留下來。”蕭辰提供了一條重要訊息。

“那是什麼形式,難道是尋求傳承者一代代灌頂?”蕭楓好奇道。

“是碑刻,當日老子在函穀關前一座石碑上刻下了道德經全文,因為石碑刻成之時被大道加持了聖道神力,因此也具有一絲不滅特性,難以損毀。後世的道德經文就是從這塊石碑上抄錄下來的”蕭辰解釋道。

“如今石碑在何方?”

“在秦始皇陵內。”蕭辰肯定道。

“這麼準確?你怎麼會知道的。”蕭楓詫異,聖道強者遺留東西天機難測,常人難以推算在何方。更何況要是有修士知道石刻的埋藏之處早就一探究竟了。

“修界的一般煉氣化神以上的都知道,這不算什麼秘密。”蕭辰聳聳肩,稱這是偶然在兩個老不死的口裏聽到的。

“戰國之後,秦皇一統六合,縱橫八荒,收錄天地奇寶,而石刻便是那時被葬入皇陵陪葬的。”蕭宇也聽說過一些傳聞,這些年蕭宇和蕭辰四處奔波為蕭楓尋求突破之法也增長了不少見聞。

“好大的手筆,用聖道級存在的親筆石刻做陪葬物,果然不愧是一代始皇帝。我曾遍閱古籍,知曉秦皇曾於陵墓之中葬一石碑用以鎮壓氣運,祈求來生,不出所料便是這道德石刻。”蕭楓亦是道,陷入沉思。

“秦始皇陵,多少年來無數高手都曾想方設法進入一探,不僅僅是因為裏麵有石刻,裏麵據說還有眾多的天地奇寶,其中人族至寶崆峒印也在其中。”蕭辰看到蕭楓有些心動訴說道,“不過自古以來無論是修界高手還是天界仙道高手都未曾成功過,進去其中的基本都沒了訊息,唯一一逃出來的大羅仙道強者隻留下一“聖”個字便化為飛灰,形神俱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