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章節 2.42(1 / 2)

太廟旁,薛願家舉辦“社戲”這天,大紫陽宮裏也正行進一場重要的會麵。

說來,這還是韓構第一次正式接見原澈,兩人不是沒見過麵,但是這樣深談,尚屬首次。

對原澈而言,自與薑靚離婚,看起來和這位老丈人家仰仗的貴主無緣了,其實不然,主要是鄭林的根基還在韓構這裏,他又是由鄭林引薦入得大紫陽宮,自然還是繞不過這位貴主。

“來京城幾日還住得慣麼,這裏空氣比南方幹燥。”韓構微笑說,

原澈恭順而立,自有他的穩淡氣質,“還好,收潮效果好,早晨、晚上的幹冷空氣更叫人頭腦清醒。”

韓構點頭,“我也覺得京城的早晚最叫人舒服。坐,一直耳聞你的才華,今天正好有些東西向你討教討教。”手一比沙發,看上去放鬆、和悅,確實感興趣地閑聊一般,

“哪裏。”原澈坐了下來,謹守禮態。

“聽說你是學曆史的出身,還是比較了解京城的發展史吧。”

“這裏一直是國之中心,有些涉獵。”

“從西方史書上看,他們最驕傲的城市肯定是那個曾經輝耀著雄偉石柱和角鬥場的古羅馬城,可那時候,咱安京就比它大六倍了。公元五世紀,羅馬帝國被北方蠻夷占領,我們這邊兒正好也被鮮卑占領,情形非常相似,可結果卻截然相反:羅馬文明被蠻力毀損,咱們的文明卻被蠻力滋養。當安京人口多達百萬的時候,羅馬人口已不足五萬,再看羅馬周圍的歐洲大地,當時也都彌漫著中世紀神學的烏煙瘴氣。

我不明白的是,該說那時候咱們留下來的文明應該更豐富更多維呀,怎麼如今文人一想到安京,立即陷入的,總是那幾個不知講了多少遍的宮廷故事,嗬嗬。”

原澈明白,

這就是考驗了,

韓構從小就被培養著往巔峰路上走,“識人明人”是他必須掌握的技巧之一,

什麼人說什麼話,聊什麼,什麼時候該直,什麼時候該曲……別看他如此放鬆跟你扯閑聊史,想從你身上看到的,很多很多……

他剛才提到“才華”二字,原澈想,此時給他純粹看到“才華”最保險,稍有些政見方麵的,還是不露為妙,因為畢竟還不熟悉他,怕有些反而和他的意見相左……

“我想,這主要還是曆來通行的史書說來說去就是這幾個話題,之後大家也就跟著走罷了。以宮廷故事擠走市井實況,甚至擠走九州民生,終歸還是因著缺少這方麵的記載。不過,缺少記載,不是沒有記載,有一些不經意留下的隻言片語,還是能窺見一些想不到的風景的。

有個叫圓仁的日本僧人,他當時到安京來研習佛法,寫了本《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裏麵說了這麼一件事,會昌三年,也就是公元八四三,六月二十日夜間,安京發生了火災:夜三更,東市失火。燒東市曹門以西二十四行,四千四百餘家。官私財物、金銀絹藥,總燒盡。

這寥寥三十五個漢字,包含著不少信息。首先是地點很具體,即東市曹門以西,當然不是東市的全部。其次是商鋪數量很具體,即僅僅是發生在東市曹門以西的這場火災,就燒了二十四行的四千四百餘家商鋪。那麼,東市一共有多少行呢?據說有二百二十行,如此推算,東市的商鋪總數會有多少呢?實在驚人……”

原澈的聲音一向如沉流,低緩而絕對的叫人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