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5 章(2 / 2)

這些天唐天遠並未閑著。他仔細研究了一下縣衙的情況,發現所有有可能知道黃金之案的人都不見了,要麼死要麼逃要麼被替換,餘下的都是些不明真相的小嘍囉,無關緊要。

有人走就有人來。唐天遠看了看在座的兩人,周正道是需要好好提防的,這不用說;譚鈴音就使人費解了。即便用“腦子有病”,都無法解釋她昨晚的行徑。唐天遠覺得她要麼是想非禮他,要麼也是衝著黃金而來。總之兩者都不是他期待的。

唐天遠在納悶,周正道更納悶。沒聽說過哪個縣衙招女師爺的,這個縣令也太胡來了,看看這位女師爺,小姑娘長得十分水靈,不會是縣令瞧上她了吧?男人風流一些也是正常,可怎麼能把師爺之位交到女人手上呢,真是胡鬧。

不管怎麼說,新一屆縣衙的領導班子正式形成。三個人表麵上和和氣氣,心裏頭各懷鬼胎,自不用提。

應付完縣令和縣丞,譚鈴音出了一腦門汗。她溜達著出了大門,在申明亭看到兩撥人在抬杠。

申明亭是專門調解糾紛的地方。一縣之大,每日出的事情眾多,倘若每件芝麻綠豆大的小事都要找縣令來斷一斷,那麼縣令怕是要忙死了。因此,一些民事糾紛會先在申明亭進行調解。

這事兒不歸譚鈴音管,她也就不插手,隻管在一旁喝涼茶看熱鬧。寫話本子要從生活中取材,就比如吵架,眼前是現成的例子,很可以觀摩學習。

正看得起勁,外頭一溜馬車經過。車輪軋在青石板路上,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並馬蹄緩行的嗒嗒聲。譚鈴音耳力很好,聽到外頭聲響,便跑出去看,看到一隊有四五輛馬車停在縣衙大門口。

真是稀奇,這麼多人,難道是組隊來告狀的不成?譚鈴音看得奇怪,又往前湊了一湊,想看得更清楚一些。

打頭的馬車上相攜著下來兩個姑娘,都是十七八歲年紀,容貌俏麗。一個個子高一些、眉眼端莊的姑娘看到譚鈴音在看她們,還巴巴地湊那麼近,便皺眉問道,“你有事嗎?”

這話該我來問你,譚鈴音心想著,說道,“你們是來告狀的嗎?”

那女子垂目,掩蓋住眼中的鄙夷,笑道,“我們不是告狀的。”

另一個姑娘姿容更勝,心直口快道,“你這人真呆,怎麼見人就問告狀?”

譚鈴音摸了摸鼻子,心想,兩個女孩子,來縣衙除了告狀還能做什麼。

“我們是縣太爺家下的丫鬟。”那姑娘解答了她的疑惑。

丫鬟都長得挺不錯,可見這縣太爺確實是好色之徒。譚鈴音正待說話,見縣衙裏走出兩個小廝來迎這兩位姑娘。

原來那日唐天遠出門,隻帶了小廝,並未帶丫鬟。他娘得知兒子要在銅陵待一陣子,也不知會待多久,怕小廝們不夠細致,便又遣了丫鬟,打點了許多用品千裏迢迢地趕來。唐閣老再三囑咐,不可太過招搖,於是唐夫人精簡又精簡,隻讓兩個最可靠的丫鬟帶著最緊要的一些東西來了。

兩個丫鬟是唐夫人從平日伺候唐天遠的丫鬟裏精心挑選的,都是家生子,一個叫香瓜,一個叫雪梨。這唐天遠有一個古怪處。一般的文人雅士,都喜歡給自己的丫鬟小廝們取些風雅的名字,什麼“掃雪”、“司棋”之類,唐天遠雖滿腹文章,卻覺這樣多餘,隻給取了吃食的名字,丫鬟都是水果,小廝都是蔬菜,方便又好記。

香瓜和雪梨一開始也是伺候夫人的,後來夫人心疼兒子,便把這兩個丫鬟給了他。香瓜容貌不是十分出挑,但勝在心思縝密、行事穩重。雪梨長得漂亮,又比一般的狐媚子缺些心眼,性格十分憨直,夫人也放心她。

其實當娘的選這樣兩個丫鬟給兒子,自有另一番用意。唐天遠也老大不小了,雖尚未娶親,房裏總該放幾個人。

哪知這些年唐天遠被那麼多鶯鶯燕燕環繞,卻總是心無旁騖,半點葷腥不沾。

唐天遠並非柳下惠,也不是有什麼隱疾,更非龍陽之類。他之所以這樣,源於八年前的一個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