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建築工地的安全事故(1 / 2)

王大川這個名字很樸素,人也長得比較精神,濃眉大眼、高鼻厚唇,四方的國字臉,一頭精幹的短發,小身板兒不高不矮,得有一百七十多公分。這副標準的英勇就義、寧死不屈的模樣一看就是為祖國獻身,同敵對分子做鬥爭的好苗子。但事實上,倒也未必。

王大川是個孤兒。自小在一家破落的福利院長大。院中除他以外一共就一個院長一個廚師以及一個打雜的三個人。而這三位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十分討厭自己的這份工作。可無奈的是,這是政府安排的差事,你不做不行。

由於三位缺乏工作熱情和敬業精神,這間小小的福利院經營得極其糟糕,導致很多父母都不願把自己的孩子遺棄在這福利院的附近。

王大川屬於意外,也屬於例外。因為這間小小的福利原幾乎是為他一人而辦。當然,作為王大川他自己來說,他寧願這間福利院不要辦下去。

原因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因為王大川吃過各種各樣的苦頭。

所以王大川一直很懂事,因為不懂事的話就要挨打。

王大川十八歲那年考上了省城的建築學院,也算是有點出息了。之後,他以自己已經成年為理由脫離了福利院,福利院裏那三位和王大川都放下了心頭的大石。

再之後,王大川很努力地學習。雖然,一直依靠國家接濟,可王大川並沒有因此而感到自卑。有時候他甚至會因為自己獨特灑脫的心境而感謝那三位從小就以對自己拳打腳踢取樂的長輩。

王大川畢業後進入了省城最大的建築施工企業工作,從事施工技術管理工作。就是俗稱的施工員。至此,王大川總算踏入社會,養活自己。

施工員的工作並不算輕鬆,總體來說,施工單位就沒幾個清閑的。所有人都會有著許多你想不到的事情糾纏著。王大川亦是如此。他的工作除了要熟悉設計圖紙和國家規範的強製性要求來指導工人和班組長們實際操作,還要想著法的去最大限度地獲取不正當剩餘價值,這個剩餘價值指的除了是工人們辛苦創造出來的外還有一大部分是從偷工減料中獲取。

原本開朗、善良的王大川在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工作中漸漸形成了自己成熟的個性。不再天真,不再熱情,所有沸騰早已被冰涼如水的社會和人際冷卻了。

如今,王大川已經二十五歲了。

二零零七年九月末的某個比較涼爽的下午,王大川懷揣著一個信封,叼著香煙,乘著施工電梯上了建築頂層。這是一幢正在進行內部裝修的高層建築,全高一百二十七米,四十三層的高樓。

王大川身上那個信封裏裝了兩千塊現金。那並不是他的薪水,而是王大川的領導交給他打點監理的“過節費”。

很多大老板、小老板們都有一個奇怪的地方,他們有無數的錢財來白送給相關的監督管理行業或是個人,卻沒有錢支付給真正在幹活的工人。導致了不知多少可憐的掙著血汗錢的民工爬上塔吊,跳下大橋。

不過值得高興的是,現在這種情況得到了改善,因為現在任何施工企業在進行施工之前都要向有關主管部門交納一筆保證金,這筆錢就是用來支付工人工資的。因此,拖欠民工工資的情況漸漸變少了。

“蘇工,還不下去休息會兒?該下班了!”王大川嘻嘻哈哈地衝正在樓頂邊沿吸著煙的頭戴藍色監理安全帽的中年男人招呼道。而事實上,現在不過剛剛下午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