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山門之爭(1 / 2)

布成龍隨洪鐵柱進到廂房,四處一看,房內的布置除了少幅畫外,和昨日歇息的地方無甚區別,遂不再細看,嚷著肚子餓,要吃東西。

洪鐵柱雖然仍沒搞清他和自己爹娘有無關係,卻也不敢怠慢,轉身出屋。

布成龍趁這工夫,又施法念咒,將瞿玉如送的金羽和玉符,以及陰玄玉都放進了乾坤袋裏,才好整以暇地安心等候。

片刻之後,洪鐵柱推門而進,手上端了一大碗麵條,熱氣騰騰,香味四溢。

布成龍早已餓極,食指大動,當即狼吞虎咽,幾口下肚,那副驚人的讒相,令洪鐵柱很有些滿足感。

打了幾個飽嗝,布成龍便招呼洪鐵柱坐下來,有一搭沒一搭地問起了別院的情形。

洪鐵柱上山已有五年,雖資質不佳,連續五個年頭,都沒能在選拔賽勝出,進不了內山門學道,但對天師道上下的情況,還是知曉不少,更難得有顯露的機會,聽他問起,精神大振,一股腦將知道的事都說了出來。

盡管他口齒笨拙,許多地方都說得不清不楚,但聽完之後,布成龍也明白了大半,原來天師道雖為中土第一大道派,門內卻非全為道士,也有不少俗家弟子,且各為一方,明爭暗鬥。

當今的掌教玄風真人門下有三人,大弟子即青陽子的師傅木真人,修道千年,法力高強,性情卻迂腐得很,言談謹慎,處事也認死理兒,頗為小心,兼之門丁單薄,故甚不得寵,但為人寬厚,又極為護短,故深得人心。

二弟子郝赤風為俗家弟子,修的是儒道,但精明能幹,能言善道,門下弟子近百,各個都秉承其師之風,相貌俊秀,資質絕佳,道法修為亦遠超同輩,因此郝赤風一脈,勢力雄厚,可說是天師道的中流砥柱,門內事務也大都由他們主理。

最小的弟子名為冷棄,也與郝赤風一樣,是俗家修道,但人如其名,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也因他鐵麵無私,嚴肅冷厲,被委派掌管“罰惡觀”,專門懲治犯了門規的弟子。冷棄門下人也不多,隻有十二人,修煉的道法,均為是“天師道”中最為淩厲的法術,性情堅韌,出手強悍,在門中頗具威信。

而天師道盡管號稱中土第一道派,但道法深厚,精諳術數的的內山弟子,不過隻有一百多人,真正令其聲威遠播的,反而是天師別院的規模和實力,其他道派雖也設有別院分館,但大多在經過篩選後,便納入各人門下,或是逐離,餘人不多。

天師道卻在郝赤風的堅持下,立下奇怪的規矩,別院年年都在數以千計的拜師者中,挑出五十人來留下,隨後又每半年舉行一次選拔賽,選出其中五名優勝者,進入內山門學上乘道法。

剩下的人卻不必下山返家,可繼續留在別院學藝,等下次選拔再出賽,如此一來,別院的人數逐年增長,時至今日,已有逾千之數,且均非庸手,實力之強,遠非其他門派可比。

再則,近百年來,民間的一些修真門派廣收門徒,組軍建隊,發展甚為迅速,勢力也隨之大漲,而四大仙門中人恐其坐大,也紛紛派遣弟子下山,組織當地民眾成立了護神軍。

如此一來,各派弟子自然要為領軍之職爭個高低,但由於下山的都非各派的內山弟子,故幾經比鬥後,大多軍中要職,都落入了勢力雄厚的天師別院弟子手中,形勢的轉變,更是加重了別院權勢在天師道中的地位。

而這一切,都是在青陽子為情所惑,避入後山潛修,掌教玄風真人一怒之下,將別院交給郝赤風的二弟子,雲清子管理後的事,故郝赤風一脈,在天師道中的地位,可說日趨顯赫,舉足輕重。

不過誰強誰弱,對布成龍來說,毫無意義,他打聽這些事的目的,隻是想看看,有無辦法快點進到內山門,拿到後羿寶典,練那凝蟲秘術,化掉毒蟲後到處去逍遙。

聽了半天,隻覺索然無味,抬手打斷洪鐵柱的話,問道:“大鐵子,先前那老道士不是說這裏的熱鬧勁兒,都是他師兄的功勞麼,這又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