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佛教行動,二聖猜測(1 / 2)

卻說觀音菩薩化作凡人,點化玄奘法師,使其西行取經。那玄奘法師與太宗皇帝結拜之後,更名唐三藏,然後便出了長安,一路向西行去。不過唐三藏卻是未曾發覺,其身邊一直有兩個女子相隨,這兩個女子正是無當聖母之徒玄素、鄧禪玉二女,先前無當聖母便吩咐二人一路跟著唐三藏,為其掃除路上的障礙。二人自然不敢大意,小心翼翼的跟在唐三藏身後。

當下,二人議定,由玄素跟在唐三藏身邊,以防不測,而鄧禪玉則是先行一步,將一路上的山精妖怪、狼蟲虎豹盡數打殺幹淨,生怕唐三藏遇見之後受到驚嚇,到時被西方佛教算做一難,好借此多傳經一部。

有了二女護持,一路下來,唐三藏未曾遇到絲毫意外,安穩至極的向行去。

西方極樂世界,正在閉目修煉的釋迦牟尼佛猛然睜開雙眼,臉上怒色一閃而過。

原來,唐三藏出得長安之後,釋迦牟尼佛在此設置三難,分別是那出城逢虎、落坑折從、雙叉嶺上。雖說此時唐三藏身邊未有高手護持,可此三難皆是簡易之極,隻需稍稍注意便可。而且,釋迦牟尼佛也是一直暗中關注著唐三藏之情況,若是稍有危險,他自然不會袖手旁觀。可惜他的算計再次被玄素鄧禪玉破壞,這讓釋迦牟尼佛心中惱怒不已。

雖然釋迦牟尼佛先前便與燃燈古佛等人商議好了對策,可自己的算計被人打亂,任誰都會生氣。

當下,釋迦牟尼佛心中怒道:“無當,他日貧僧定會與你做過一場,好討回今日之公道。”轉而一想,釋迦牟尼佛心中也就釋然了,先前他與燃燈古佛等人的算計還未說與眾人,此番正好借此機會吩咐下去。想到這裏,釋迦牟尼佛心中也不似先前那般生氣了。

當下,釋迦牟尼佛收拾心情,命人召集佛教眾弟子前來議事。

不到片刻功夫,眾多佛陀、菩薩盡皆到來。

待眾人見禮之後,釋迦牟尼佛便對眾人吩咐道:“喃無阿彌陀佛,此時西遊已是開啟,想必諸位師弟、師妹也是知曉。此次佛法東傳乃是我佛教二位教主與人教教主老子、闡教教主原始天尊一起議定,是為天道定數。奈何那截教眾人不識天數,數次擾亂我教傳道之大計,實在可恨,不知諸位師弟、師妹有何妙計?”

眾人聽了釋迦牟尼佛之言,皆是沉默不語,在場眾***部分皆是封神大劫幸存下來的人物。

當年,封神大劫之時,截教弟子的表現可是給眾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時佛教還尚未叛出玄門,稱之為西方教。而當時的西方教弟子過萬,興盛無比,而截闡二教弟子加起來還未過三十之數。可就是在如此懸殊的人數差距之下,西方教還是敗了,最終門下弟子死傷大半。其中,大部分人皆是死在截教弟子手下,如此又怎能不令在場眾人忌憚呢?

因此,釋迦牟尼佛說完之後,眾人皆是一言不發,靜靜的立在各自位置之上。

釋迦牟尼佛見此,便對燃燈古佛使了個眼色。

燃燈古佛看見之後,便出列道:“喃無阿彌陀佛,佛祖不必擔憂,貧僧有一計策,可解眼下困局。”這佛教之中也隻有燃燈古佛麵對釋迦牟尼佛時不用以弟子相稱。而在場眾人聽了燃燈古佛之言,紛紛望了過去,看其有何妙計。

釋迦牟尼佛聽此,微微一笑,問道:“喃無阿彌陀佛,不知古佛有何妙計?”

燃燈古佛笑道:“喃無阿彌陀佛,我佛教弟子不下三千之數,區區九九八十一難,很容易便能湊齊。佛祖隻需命諸位師弟、師妹派下各自門下之童子、坐騎,與那取經人稍稍為難一番,如此不需多久,便可湊齊九九八十一難。”

釋迦牟尼佛點了點頭,道:“喃無阿彌陀佛,古佛所言甚是,不過若是那截教再次破壞,我等又當如何?”

聽了釋迦牟尼佛這話,在場眾人馬上明白過來,心中暗道:“原來佛祖與燃燈古佛正在演雙簧啊!”不過眾人也不在意,隻是靜靜的聽著二人所述之對策。

當下,燃燈古佛聽了釋迦牟尼佛之言,低頭想了一下,然後說道:“喃無阿彌陀佛,佛祖不必擔憂,此事也是不難,我等隻需將眾人分成幾波,不定時的將其派下,擾亂截教眾人視線,趁截教不備,添上一難,如此幾番下來,截教定會顧此失彼,說不定會直接放棄與我佛教為難。”

在場眾人聽此,皆是眼中一亮,心中暗暗點頭不已。

釋迦牟尼佛見此,大喜道:“喃無阿彌陀佛,古佛之計甚妙。”頓了頓,對眾人說道:“不知諸位師弟、師妹覺得是否可行?”

眾人聽了,齊聲道:“喃無阿彌陀佛,古佛之計甚妙,我等無甚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