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發現已經12點多了,隨便在路邊的小攤上解決午飯之後就向有名的回春大藥房出發。這次來不僅僅是打聽知了殼的價格,還是為了谘詢村子最適合種植的經濟藥材,畢竟農作物的價格還是比不上藥材。
“你好,歡迎來到回春大藥房,請問有什麼需要幫助的。”迎麵走來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小燕猜測應該是在藥房負責辨別藥材。
“你好,老人家,我帶來一點知了殼,你看看這個價格怎麼樣。”說著把我帶來的拿給他看。
老人先往袋裏麵看一眼,然後伸一個手插下去,掏了一把上來。第一,是想看看下麵的情況;第二,感受一下知了殼的手感,這也很重要,能分辨知了殼有沒有變壞;第三,感受一下幹濕度。
詳細檢查一遍,發現質量還算上乘,老人不由點頭道:“嗯!質量不錯,雖然看起來新舊不一,但貴在完整,價格可以給25到30之間,具體還是看全部貨的質量。知了殼多的話,我們可以直接派人前往收購,少的話,你可以拿到本店,我們的價格都是市場價。”
小燕突然覺得幸福來的太快,昨天還在為賺錢發愁,今天就已經有收入,好像賺錢對自己來說不是很困難,如果一直都能想到辦法賺錢的話,那真的是太好了。
“老人家,我們那裏應該有幾百斤,如果都這樣的質量,價格是多少啊?”
“都是這樣的話可以給每斤27元,我們上門收購。”
“那如果我們送到河台的那個路口,你們能給28元每斤嗎,畢竟繞路的話你也不劃算啊。”小燕還是覺得隻要能賺錢,辛苦一點不要緊。
“可以,給你一張名片,你到時候給我打電話。”
走在回家的路上,拿著299元送全額話費的山寨機。小燕不由想到回春藥房那個老人給的建議。
在村裏最好種的就是山藥和何首烏等一些大量收購的藥材,其中藏紅花的經濟價值最高,但是種植比較困難。小燕一時也難以抉擇,還是先把知了殼的事忙完再說吧。
到家已經6點多,小燕發現家裏隻有奶奶在家,估計是爸媽他們還在收知了殼。
“奶奶,你先吃吧,不然涼了對你身體不好,我去竹山叫他們回來吃飯”接著就進屋把錢和手機放好再走。
到了竹山發現知了殼還是很多,小燕找到家人的地方,幫著把最後一個麻袋裝好然後一起回家。估計是覺得蘑菇和知了殼不是很值錢,所以爸媽和姐都沒有著急問。
晚飯後,小燕才宣布今天的收獲,還告訴大家買了一個手機,主要是為了方便聯係。家裏人聽到今天賺了1200元都覺得太不可思議,奶奶一直說小燕有出息,李爸和小麗也在一旁暗自高興。最誇張的是蘇媽,一聽到知了殼每斤28元,就開始計算家裏應該賺多少錢。
小燕其實覺得這次賣蘑菇完全憑運氣,知了殼也是一時的收入,這都是好多年積累下來的財富,大家知道以後可能就不會這麼賺錢了。
但是這一刻,小燕真的希望家人能感到生活的希望,自己總會找到更好的致富方法。
是的,小燕一開始就想清楚了,收知了殼要讓全村的人都去,每家賺一點是一點,這麼多年自家全靠村裏的人幫助。
“爸,你去和老村長商量一下,用喇叭通知全村,明天我們家27元每斤收知了殼,”
“小燕,你剛剛不是說28元嗎,怎麼現在是27元?”李爸納悶了。
小麗搶著回答“爸,那是我們的辛苦費,我們要聯係藥店還要背著去那邊的路口,這都是我們應該的,而且如果沒有小燕,知了殼一毛錢都不值。”
李爸想了想也對,就拿著電筒去村長家了。
半個小時後村裏的喇叭就響了,說的李爸家收知了殼每斤27元,明天晚上過稱,後天給錢。
聽到這個消息全村都沸騰了,大家都不相信這麼值錢,有好多村民都來家裏詢問,全家老小回答了好多次才讓所有人滿意。
小燕想這個消息對全村來說應該是一個驚雷,大家的觀念還停留在那些常見的事物都不值錢,現在突然告訴他們平時一文不值的東西居然這麼貴,一時讓他們難以接受。
第二天真的是全村出動,連好多老人都上山收拾知了殼,這個事情比較輕鬆,連很多放暑假的小孩都來了。結果一整天全部收拾下來居然有300多斤,加上小燕家裏的都有400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