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你說兩個都是皇子,我和誰多說一句話都顯得厚此薄彼,不合適,你說是不是?”
安念熙想或許可以利用三皇子轉移老太太試圖撮合她和四皇子的念頭。
“你的意思是那三皇子也對你表現出親厚來?”老太太蹙眉,心裏仿佛在沉思些什麼。
“不但三皇子,大皇子、八皇子、九皇子對我都很好呢!”安念熙開始信口胡謅。
這麼多皇子,老太太你自己挑吧,總不可能讓我每個都嫁,一女不侍二夫,更何況皇帝有那麼多皇子。
想她當皇後,那也要看看哪個皇子能當皇帝才是。
老太太頗有些驕傲道:“你祖父相中你看來是沒錯的,念熙的確是咱們安府最優秀的孫女。”
安念熙愣住,沒想到弄巧成拙,老太太竟如此說。
她著急道:“可是祖母,我總不能那麼多皇子都應酬吧?那樣,還不讓人家覺得國公府的小姐不自重嗎?”
老太太道:“自然不必每個都奉承,大皇子是個傻子,江山社稷不可能交給一個傻子,所以自然不必奉承他,九皇子太小,且母家沒什麼勢力,自然也不在皇儲的競爭人選中,其他幾個,諸如三皇子、四皇子和八皇子,你且都周旋著。他日若會遇到另一位五皇子,也要殷勤奉承著,六皇子嘛……”
四個還不夠嗎?安念熙心裏叫苦,還是不是她親祖母了,真的把她當什麼了?
見安念熙麵色不愉,老太太道:“這也是沒法子的事,如今皇儲的人選還不明朗,皇子們都有機會……”
“那不如連大皇子九皇子,還有外放的六皇子也全都奉承著,周旋著好了。”安念熙沒好氣道。
沒想到老太太笑道:“你想的正是祖母我所想,適才說的那幾個是你祖父分析之後排除出來的人選,隻是祖母覺得凡事沒有絕對,大皇子是皇後的親兒子,身後有東正侯的外家勢力,九皇子雖小,可皇上正當壯年哪,說不定皇上隱退那天,其他皇子年紀大了,而九皇子方才長成,而外放的六皇子……”
老太太說及此,皺起眉頭:“人生的事,誰能說得清呢!”
想她和皇太後年輕時閨中密友,她的才貌均不在皇太後之下,甚至屢次三番給皇太後說親的人家相中的卻是她,可是後來,皇太後一步登天入宮伴駕,再後來母憑子貴,竟然當了皇太後。
而她這個國公夫人,一品誥命,也必須向她磕頭叩拜。
所以,人生的事誰能說得清呢?
英雄從來不問出處,一個人不到蓋棺不能定論。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圓通住持的卦象:國公府必將出一位母儀天下的皇後。
安老太太目注著眼前如花似玉的孫女,心裏突然有一個大膽的設想:為什麼一定要去巴結皇子們呢?
與其讓別人掌握主動權,不如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裏。
橫豎安念熙都是未來的皇後,所以何必糾結要去結交哪個皇子,不如換一個思路,誰最後娶得了安念熙,誰最後才是那個大贏家,不是嗎?
老太太這樣想著,心裏豁然開朗,看安念熙的目光也不糾結了。
“念熙,你是祖母最鍾愛的孫女,是祖父精挑細選的人才,祖母相信你會有自己的判斷,你橫豎記住一條,你這輩子要嫁人隻能嫁給皇室的人,至於是哪個皇子,憑你自己心頭所好吧!”
老太太有老太太的思量,安念熙是最精明的,她相中的皇子指定是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或者八皇子中的其中一個,決不可能是大皇子和九皇子他們。而這幾個人也恰好是老太爺猜的皇儲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