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安縣,王家乃是大族,休妻一事自然鬧的沸沸揚揚,可餘溫未退,這又有新的波浪再起。
這千氏也是大家閨秀,為人謙和,平日更是吃素之人,孩子生的也好,家裏料理事物更是有一手。
可偏生,王家卻說他偷人,這王家的金孫子也不是王家的種。
這不得不掀起驚天駭浪,然便在這時,外界穿的不外乎兩部分。
一個說千家的確偷人了,而且偷的是臨縣西門大官人!
不單單如此,這孩子都是西門大官人的。
第二個說法便是王家的妾室陷害大夫人,嫉妒王夫人,甚至還誣陷他,趕走他們母子好讓自己的孩子繼承家業。
這說法自然也有不少人信,畢竟千凝蓮的性子再怎麼說都有些弱,平日更是菩薩心腸,好事兒沒少做,那是出了名的菩薩心。
要說這種人偷人,同樣隻有兩種可能,一是知人知麵不知心,第二便是陷害,如今瞧著王家薄情樣,怎麼都覺得是第二種!
王家一共也就生了四個五個孫子,一個長房,千凝蓮的,一個便是那妾室兩個,還有一個也是妾室所生,但體弱多病,養活了就不錯,還指望什麼?另一個早些年不知怎麼的就死了,他母親當時到也是王公子的寵妾。
這卓安縣,茶餘飯後的說道,還沒個結論。
這千家呆著西門慶的狀紙,直接敲開當地知縣的大門。
那知縣瞧著狀紙苦歎,他早就料到西門慶會有這手。按道理,他自然要偏向西門慶,更何況他也不敢不偏啊!
京城有多少大官和他成了知己好友?!他一個小小的地方官,都沒啥後台,敢得罪這等人物?
隻是,隻是......隻是他平日不是收了不少王家的錢財?
心裏哼哼的想著,更是厭惡王家那妾室,要誣陷誰不好?居然誣陷西門慶!他是豬腦子吧!
王公子在家一邊安撫自己的寵妾,一邊保證過兩日便讓他走了正房。更陪著他咒罵外界,居然說自家心善的女人居然會誣陷那毒蠍心腸的女子!明明都是那千凝蓮的不好!當年他還以為那女人悔改,可誰知現在瞧來,更壞了!
正想著,衙門派人來,所有人把王家給告了!
說明來意後,這王公子更是怒不可恥!“那奸婦人!我,我非饒不了他!!走,去衙門,好好讓他知道爺我不是心慈手軟的主!”
要說,王老爺與王夫人兩人如今看這架勢,也是能確定千凝蓮是受冤枉了。
可平心靜氣說不好?非要告衙門,豈不是讓他們也難看?
心裏更是偏向兒子,自然覺得那媳婦種種不要。
到了衙門,千博弈說明情況,那王公子幾次打斷怒罵千家不會教養女兒!
最後還是被看不下去的知府拖下去堵住嘴這才讓千家說完,千家說完了,這代表西門慶的安和自然也出言。
待三方都說完,那知府問也不問,直接壓了那妾室,並把當時做證的一幹人馬都找了來“此事事因她起,我們便從這查。”
不過一天便真`相大白,安和早已對知府說明西門慶的意思。
當下判了那女人遊街,並把他那兩個兒子貶入奴級。
頓時王家兩個老的氣都喘不過來,反倒那王公子傻傻的看著自己往日的寵妾,喃喃詢問“為何,為何你要如此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