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紂王進香(2 / 3)

紂王一思,覺得大有道理,言道:“就準卿奏章。”紂王還宮,不久旨意傳出:次日天子乘輦,隨帶兩班文武,往女媧宮進香。

此一回紂王不來還好,隻因進香,惹得四海荒蕪,生民失業。正所謂:漫江撒下鉤和線,從此釣出是非來。隻是天數如此,人力怎麼可為啊!天子車駕出了朝歌南門,家家焚香設火,戶戶結彩鋪顫。三千鐵騎,八百禦林,武成王黃飛虎保駕。滿朝文武隨行,前至女媧宮。

天子離輦。上了大殿,香焚爐中;文武隨班拜賀完畢。

紂王觀看殿中華麗。怎見得:殿前華麗,五**妝。金童對對執幡幢;玉女雙雙捧如意。玉鉤斜掛,半輪新月懸空;寶帳婆娑,萬對彩鸞朝鬥。碧落床邊,俱是舞鶴翔鸞;沉香寶座,造就走龍飛鳳。飄飄奇彩異尋常。金爐瑞靂;嫋嫋禎祥騰紫霧,銀燭輝煌。

紂王正看此宮殿宇齊整,樓閣豐隆。忽然一陣狂風,卷起幔帳,現出女媧聖像,容貌端麗,瑞彩翩躚。國色天姿,婉然如生;真是蕊宮仙子臨凡,月殿嫦娥下世。

古語雲:“國之將興,必有禎祥;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紂王一見,神魂飄蕩,陡起心。

自思道:朕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縱有六院三宮,並無有此豔色。

傳喚左右道:“取文房四寶”侍駕官忙取將來,獻與紂王。天子深潤紫毫,在行宮粉壁之上作詩一首:鳳鸞寶帳景非常,盡是泥金巧樣妝。

曲曲遠山飛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帶雨爭嬌豔;芍藥籠煙騁媚妝。

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

天子寫完詩句,不想首相商容一看。哪裏看不出言語間的輕薄之意,大急,啟奏道:“女媧乃上古之正神,朝歌之福主。老臣請陛下前來上香,為的是祈求福德,使萬民樂業,雨順風調,兵火寧息。如今陛下作詩褻瀆聖明,毫無虔敬之誠。這是獲罪於神聖,非天子巡幸祈請之禮。還望主公用水洗去。以免天下百姓觀見,傳言聖上德政有虧。”

不想紂王狡辯道:“孤看女媧之容有絕世之姿,這才作詩以讚美之。豈有他意?愛卿不要多言。何況孤乃萬乘之尊,此詩留與萬姓觀之。不僅可見娘娘美貌絕世,亦可見孤之遺筆。”

言罷回朝,文武百官默默點首,誰也不敢開口相勸,俱鉗口而回。

這也是眾人劫數到了,君王有失,卻無人犯言直諫,釀此大禍。此後忠臣遭妲己屠戮,也是由此而發。

且言女娼娘娘眼看生辰之日已到,想降臨凡塵巡視香火祭祀情況,於三月十五日先往火雲宮朝賀伏羲、炎帝、軒轅三聖而回,下得青鸞,坐於寶殿。

玉女金童朝禮畢,娘娘猛抬頭,就看見粉壁上詩句,大怒罵道:“殷商居然有此無道昏君,一心不想修身立德以保天下。如今反而不畏上天,題詩褻瀆於我。甚是可惡!我想成湯伐桀而王天下。

享國六百餘年,氣數已盡;若不給他個報應,不見我的靈感。”

當即喚來碧霞童子駕青鸞往朝歌一回。

卻說二位殿下殷郊、殷洪來參謁父王。那殷郊是後來封神榜上的‘值年太歲’;殷洪是‘五穀神’,皆是有名的神將。

正行禮間二位殿下頭頂上冒出兩道紅光,直衝霄漢。女媧娘娘正行時,被這股紅光擋住雲路;往下一看,就知道這是天道警告,這成湯二位子嗣還未斷絕,承載萬民信仰和對國家未來的期望,氣運在身,自己奈何不得。

女媧娘娘秀眉微蹙,掐指一算,知道成湯還有二十八年氣運,銀牙一咬,憤恨不已,卻又無可奈何,隻得回到行宮。

沉思良久,雙眸放光,當即喚來彩雲童兒把後宮中的紅黑葫蘆取來,放在丹墀之下;娘娘揭去蘆蓋,用手一指。葫蘆中有一道白光,其大如線。高四五丈有餘,白光之上,懸於一道幡來,光分五彩,瑞映千條,名曰‘招妖幡’。不一時,悲風颯颯,慘霧彌漫,陰雲四合,風過四陣,天下群妖俱到行宮聽候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