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學堂誌一(1 / 2)

等王頭用大夥自製的土磚蓋起三間大瓦房時,已是三個月之後了,不知不覺間也到了十月深秋。雖然此時菜園子中的各類蔬菜長勢已漸緩,但經過幾撥返鄉流民的帶動而變得十分興旺的北平鎮此時還是很容易找到幫工的夥計作的,大夥也餓不著。

這天吃過飯後王頭召集大夥來到院中商量事情,誌鴻也拉著已經變回女孩還頗為可愛的小琴混在人群當中。

“大夥這幾個月來都十分賣力的為了這個家兒努力奮鬥,結果也是是顯而易見的。正如誌鴻當初所言,我們有手有腳,我們也能創造屬於自己的明天。男兒膝下有黃金啊!我們再不必再為一口飯食而像狗一樣下跪乞討,這你們以前可曾想過?現在我們終於停止腰杆,堂堂正正的做人了!但是這還遠遠不夠,現在還有許許多多的外來的,和我們同樣出身的兄弟姐妹需要我們的救助,做人不能忘本!

不過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我們現在正年富力強,可以靠體力賺取一時的錢財,但這些孩子呢!難道我們也要讓他們十年以後也像我們現在這般為生計苦苦掙紮嗎?不能!他們應該有屬於自己的更加廣闊的田野和燦爛的明天!”

說到這裏大夥都沉寂下來,最後有人帶頭,大夥都叫嚷著不能讓孩子們再受苦,孩子們是無辜的……聽到這裏執紅已經猜到王頭想做什麼了。

“鎮裏前幾天新開了一家學堂,聽說是京城有名的孫老爺告老還鄉後為振興鄉鄰,教育子弟而免費興建的,適齡的兒童都可以進去學習,我想現在既然農閑,不如就讓誌鴻帶著孩子們一起去學堂學習,多認點字總不是壞事!大夥怎麼看?”

大夥相互交流一下也都同意了,而誌鴻也從小琴以及身邊同齡人眼中看到大家的渴望,興奮和激動,總之這個好消息讓孩子們瘋了一天。

第二天王頭親自將誌鴻,小琴以及其他四個孩子一起送進了學堂,並承諾以後每天免費為孫老爺家送菜,希望他老人家能好好的教導這幾個孩子。

誌鴻他們在學堂外等了許久,終於輪到他們。隻見一位手撫半截山羊胡,須發皆白的老學究提筆問道:“姓名?”

“徐誌鴻、小琴(蕭琴)、小偉(蕭偉)、小明(蕭明)、小東(蕭東)、小剛(蕭剛)”由於方言的問題,孫老爺竟然將“小”全部聽成“蕭”,結果除了誌鴻以外,其他人都擁有了自己的新姓氏,還好他們都是孤兒,本就沒有姓氏,倒也無妨。

“嗯!到外麵候著,一會自有人來發文章,下午準時來學堂上課!”

“多謝孫老爺,小的們知道!”誌鴻代大家謝過之後急忙跑出去等著。來到這個世界這麼久,到現在還不認識這個世界的文字,想想就有夠鬱悶的,雖然語言都差不多,但不識字行事總是多有不便,現在機會終於來了,怎不叫他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