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千年的沉澱,國學如同一望無際的汪洋大海,我們選擇的不過是其中的若幹島嶼,請讀者和我們一起欣賞美麗的海島風光。諸子百家,眾說紛紜,為戰亂的社會開出千奇百怪的藥方;董仲舒借助雄才大略的漢武帝,讓儒學一統江湖,儒學華麗轉身為“經學”,淩駕中國曆史兩千年;世界上很少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重視修史,一部二十四史,記錄了中華民族的滄桑巨變;《詩經》、《楚辭》、漢賦、駢文、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文學的殿堂琳琅滿目、美不勝收……除了文史哲,我們還截取了中國書法、繪畫、曲藝、建築的若幹片段,讓讀者可以管窺國學的風貌。
作為一個中國人,無論男女,無論是學生、白領、公務員、商人,懂一點國學都是有益的。國學可以涵養一個人的氣質,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國學代表著一個人的修養,隻言片語,就可以看出一個人文化底蘊的深厚或淺薄;了解傳統文化,是了解過去也是了解現在,是了解我們自己也是了解我們身邊的世界。浸潤在國學的海洋裏,可以讓我們變得睿智、淡泊,保持胸襟開闊、舉止從容,享受喧囂世界中難得的寧靜。有了一顆平靜的心,才能從容應對世界的風雲變幻。
鑒於時間倉促和作者的學識所限,書中的訛誤和不足在所難免。懇請心明眼亮的讀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