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這爺仨兒!——“三蘇”
“三蘇”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三人的合稱,蘇洵是蘇軾、蘇轍的父親,父子三人都是文章大家,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其中蘇軾的成就最高。
蘇洵,字明允,號老泉,是北宋著名文學家。他擅長散文,尤其擅長政論文,筆勢雄健、議論明暢,有《嘉佑集》傳世,代表作有《六國論》。
蘇洵的散文論點鮮明,論據有力,語言鋒利,縱橫恣肆,具有雄辯的說服力,他對政治事件的見解也都很精辟。蘇洵反對浮豔怪澀的時文,大力提倡學習古文;強調文章要“得乎吾心”,寫出“胸中之言”;主張文章應“有為而作”,“言必中當世之過”。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豪放詞的開創者。他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位天才,在散文方麵位列唐宋八大家。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在詩歌方麵,他的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和黃庭堅並稱“蘇黃”;他的詞更是開豪放一派,和辛棄疾合稱“蘇辛”。
蘇軾在散文方麵的代表作有《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刑賞忠厚之至論》、《留侯論》、《賈誼論》、《石鍾山記》等;他在詩歌方麵的代表作是《和子由澠池懷舊》、《惠崇春江晚景》、《題西林壁》、《飲湖上初晴後雨》等;他在詞方麵的代表作是《赤壁懷古》、《江城子》、《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
1.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後赤壁賦》
2.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前赤壁賦》
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誌。
——《晁錯論》
4.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題西林壁》
5.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和子由澠池懷舊》
6.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惠州一絕》
7.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惠崇春江曉景》
8.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春夜》
9.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飲湖上初晴後雨》
10.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西江月》
11.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水調歌頭》
12.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13.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14.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臨江仙》
15.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蝶戀花》
16.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水調歌頭》
蘇轍,字子由,北宋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和父親蘇洵、兄長蘇軾齊名。他在古文寫作上講究“養氣”,既要重視內心修養,也要重視生活的閱曆。他的散文汪洋澹泊,兼有秀傑深醇之氣。代表作有《黃州快哉亭記》、《上樞密韓太尉書》、《巢穀傳》等。其中《黃州快哉亭記》,融寫景、敘事、抒情、議論於一爐,在汪洋澹泊之中貫注著不平之氣,鮮明地體現了作者散文的風格。
“脫胎換骨、點石成金”——黃庭堅與江西詩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