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曉看到希銘戴著那枚荷包,心裏喜滋滋的。知道希銘不喜歡讓她纏著,居然安分了一段時間。
不知不覺間,祈雨節到了。
亞國已有上千年的曆史,素來少雨,這是曆代帝王最為頭疼的事。為了讓亞國風調雨順,曾經想過不少法子,都以失敗告終。
祈雨節,顧名思義,就是祈禱來年雨澤大地。它的由來還有一個家喻戶曉的傳說。
在幾百年以前,剛開國之時,亞國幹旱嚴重,連年災荒不斷。當地的百姓叫苦不迭,君王輾轉反側,寢食難安。他們尋找能讓天降雨的方法,可是改變幹旱何其困難,幾乎等同於癡人說夢。
直到有人告訴帝王,要解決幹旱也並非沒有辦法。那人細細一說,亞國皇帝才知曉,原來這世界上真的有特殊本領之人。他一方麵感歎自己知之甚少,一方麵親自打點,前去拜訪。
當時的宮州並不是亞國的附屬,而是一塊獨立的土地。宮州又有一個別名,叫“雨之國”。因為宮州不但從來不缺雨水,而且有的宮州人甚至可以祈雨。亞國皇帝此行的目的,便是拜訪宮州之主。
當時的交通相當不發達,那是亞國也不富裕,開國皇帝趕著一輛小馬車,風餐露宿,終於趕了三個月才到達宮州。他深深地被宮州的富饒美麗所震驚。
真的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宮州山美水美,人更美。亞國皇帝不得不承認,宮州之主,是他見過最美的女子,希雨裳。
亞國皇帝乞求希雨裳能夠到國都為百姓祈雨,可是希雨裳說什麼也不同意。亞國皇帝不肯放棄,他從此在宮州住下,重要事物已交給人打理。有什麼能比蒼生的疾苦更重要的呢?
他每天上門拜訪,訴說幹旱之嚴重,百姓生活之艱。希雨裳閉門不見,他就在外麵長跪不起。知曉的人感歎他是一代明君,隻是時運不齊。
希雨裳終於被打動了,她道出了實情。不是不願祈雨,而是不能。
“這是為何?”
“宮州祈雨術,是上古秘術。祖訓有三:
一不可為外人祈雨,二不可傳給男子,三不可讓女子嫁與外人。”
“真的就沒有辦法了嗎?”
“也不是完全沒有。”
“那你快告訴我,隻要有辦法,我什麼都答應。”
“如果如陛下所願,我需要一樣東西。”
“什麼東西?”
“帝王心。”
亞國皇帝沉默良久,答應了。
兩人一起回到國都。希雨裳一路上看到黎民百姓已經鬧饑荒到樹根都快被挖光的程度時,她才深刻體會到這位帝王的仁愛之心,以及他無法言語的苦澀擔憂。
亞國皇帝依言築起高聳的祈雨台,修成之時,希雨裳隻說了一句話:“娶我吧,為了蒼生。”
這是宮州前所未有的,不顧無數人的反對,希雨裳成為了開國皇後。宮州也歸附了亞國。希雨裳在高台上唱起祈雨歌,那是天下最溫柔,最綿長的一場雨,淅淅瀝瀝地下了七天七夜,希雨裳後來也昏迷了七天七夜。
一時的雨水畢竟無法長久,希雨裳再次動用了禁術,不一樣的樂章,耗盡了她所有的生命之力,將自己的靈魂融入這片大地,給予他們永恒的福澤。許是感動了天地,亞國似有神靈庇佑,再也沒有鬧過災荒。開國皇帝死後,葬在了宮州。膝下隻有一子,將子嗣延續至今。而祈雨節,是為了紀念他們,祭奠雨的神聖,祭奠這段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