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強占先機致勝(2)(1 / 3)

這一次,楚共王打獵,一隻發了狂的犀牛向共王方向衝來,眼看要衝撞到共王之車的左邊的馬時,共王令好射手一箭射中,犀牛倒地而死。共王大喜,拍手大笑。樂極生悲,共王突然想到一個自己死後的問題,便回頭問身邊的寵妃安陵纏:“吾萬歲之後,你將與誰同享此種快樂?”

因為安陵纏早就在尋找這一時機,所以,立即心頭一酸,淚流滿麵地說:“大王萬歲之後,臣願與大王同葬,又怎麼能與別人共享此樂呢?”這正是共王所渴求的話,於是大受感動,當場就把一塊有300住戶的領地封給了安陵纏。

這個故事出自劉向《說苑》。評論道:“江乙善謀,安陵纏知時。”這正是饑腸一飯之計的妙用。一鬥米養個恩人,一石米養個仇人

《儒林外史》第22回:“自古‘一鬥米養個恩人,一石米養個仇人’,這是我們養他的不是了。”這是說的救助人不是別人饑寒之時,你救助得多,他後來反而還嫌不足,甚至反過來恨你。在國與國的救助,人與人的救助時,常有這樣的現象發生。鬥米養恩,石米養仇。推論就是,救難隻救臨時遇到困難的,不能救長期窮困的。你救了他,他不努力自救,等著你的下一次。不然,他就恨你。宋江救晁蓋,盛讚及時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這是杜甫的春夜喜雨的詩句。

救人隻在最急迫之時,當機立斷,關鍵在及時。晁蓋等人智取生辰綱後,東窗事發,宋江當時是縣府之吏,迅速秘密通知晁蓋逃脫免捕。後來晁蓋做了梁山泊首領,始終不忘宋江救命之恩。於是江湖上盛傳及時雨宋江的大名。宋江後來多次蒙難,皆因他“及時雨”的知名度很高而化險為夷,甚至受到崇拜。奇貨可居

春秋時代的學者計然說:“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是說物極必反。在物價貴時,應該趕快出售;物價賤時,就趕快收購。比如一個畫商,在收購一個畫家的畫時,要想到將來。在他未成名時,畫並不值錢,大量收購之後,要用種種宣傳手段,提高他的聲望,從而提高畫的價值,以待價而沽,就能賺大錢。

要囤積貨物,經營者不但要了解市場行情,還要有一定的曆史知識和文化素養。法籍華人成之凡女士在談到珠寶首飾收藏時說,收藏珠寶、金銀首飾,要買有簽名的、名家設計的,既可保值,又可升值。

1970年成之凡女士逛巴黎市場,偶然發現了一種銀製發卡,製作年代是1900年,當時法國有一股崇尚東方文化的思潮,發卡設計樣式像白菊花,是日本人所喜愛的,當時很便宜。成女士一鼓作氣將巴黎小店出售的這種發卡統統買回來。這個舉動當時使許多人感到奇怪。1973年,巴黎有人發現這種卡子的價值,到處去買。可是巴黎市場已沒有貨了,讓成女士囤積起來了。這種發卡成了高價出售的寶物。豬鬃大亨鬥智記

我國解放前由民族資本創辦的古青記,是專業經營豬鬃生意的一家公司。在當時民族資本還十分脆弱的條件下,買辦資本千方百計地想要控製它。為了擺脫洋行買辦的控製,力爭將自己的虎牌鬃直接銷往美國市場,在古耕虞先生的主持下,古青記首先同美國的豬鬃大王孔公司掛鉤合作,從而取得101萬美元的循環信用貸款,使其在資金周轉上獲得優越條件,一躍成為全國主要的豬鬃經營者。

孔公司同古青記合作一段時間後,為了獨攬豬鬃生意,得到更加便宜的進貨,就想撇開古青記直接插手中國豬鬃市場。在這種跡象麵前,古耕虞先生首先采取行動,赴美同另一家公司建立關係,並合作組成海洋公司,取得了大量低息信用貸款,使自己的產品獲得較為優惠的售價。

為了迫使古青記就範,當1948年古青記在香港經營豬鬃業務時,孔公司聯合其他各公司壓低豬鬃價格,企圖以此脅迫古青記拋售豬鬃。麵對這一困境,為衝破羅網,古青記針鋒相對,充分利用人們的民族感情和憎洋心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廣泛聯合香港同行,實行囤積居奇,與洋人進行了一場明爭暗鬥。

此後,隻要市場有人出賣豬鬃,他們統統買進,不管對手如何施加壓力,古青記堅持囤積方針,並相機而動。如此冷戰使得美國市場豬鬃緊缺,美商最後無可奈何,隻好提價50%向古青記購貨。古青記高價向美商大量拋售囤貨獲取了巨額利潤,這一場“古、孔”豬鬃之戰終於以美商的慘敗而結束。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哀兵之術在市場競爭中充分利用人們社會心理所取得的特殊效益。《喬家大院》的霸盤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