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種種創造、挑選,卻並非真正是在他的意識掌控之下的。到了此時擁有這樣不可思議武學造詣的地步,所謂的返璞歸真,所謂將武學融入本能,他都早已達到。因此,這種刹那間創造不知幾千種武學與選擇其中最恰當的武學這一過程,卻是完全發生在其本能之中。
也即是,他甚至不需要思考,隻要麵對著這樣的攻擊,他的心神意念之間自然便會泛出應對的方法出來。而這樣的方法,事實上已經是在他的本能之中經過不知多少次繁複變化之後方才挑選出來的。
事實上,這樣的武學,所出現的時間卻隻是其被羅帆使用的那一瞬間而已。而且,羅帆所所使用的,也隻是這一種武學之中的一部分,一部分最適合此時這樣情況的,最適合此時羅帆身體狀態的一部分。若是下一次遭遇同樣的情況,羅帆所使用的武學或許會完全與此時不同,甚至可能完全相反。而其中的原因。或許隻是因為此時羅帆身體姿勢的微妙不同而已。
這些他應對火龍攻擊所創造出來的不知幾千種武學之中,無論任何一種拿出來,都可以被一般修士當成是寶典級別的存在。但這些武學,卻完全不會在他的記憶之中留下任何痕跡。隻要他不去思索,不有心將之抓取出來,這些武學便會如同完全不存在一般。
而隻要他願意,便能夠創造出無數這樣的武學出來,而每一種都可能針對他所要將這武學交給的生靈的身體狀態與心靈狀態。
也隻有這樣的表現,方才是武學造詣出神入化的表現。
因為,這樣的表現。代表著他對於武學已經達到了一個隨心所欲的境地。地萬物對他來,都是武學,都是武學道理,隻要願意,武學便可以源源不斷的被創造出來。
像傳中的什麼得到武學之後再將武學忘記,將武學化為一舉一動,使用出無數精妙莫測的武學卻沒有任何使用武學意識的所謂武學至高境界,在羅帆看來。卻隻不過是一種還算是不錯的武學境界而已。
距離他此時這樣的,對武學的隨心所欲,那卻是差了不知多少個層次。
當火道人凝聚而成的火龍攻擊穿過他身軀的瞬間。羅帆的心神意念之間閃過無數的念頭,真正的意識到了以上種種。
一時間,他忽然有些明白了武皇到底是什麼心態了,明白武皇為何會在之前的戰鬥之中給自己那樣多的便利。
地之間無處不是武學,武學貫通於地萬物之中,貫通於一切生靈的體內體外,貫通於一切生靈的意念、意誌,這簡直便是宇宙地的絕對真理了。相比之下,什麼先金丹大道,什麼力量之道。什麼火焰之道,什麼時空之道,都隻是旁門左道罷了,都與真正的真理差了不知多遠。
而這樣的真理,卻被其他人認為不是正道,這樣的真理。卻隻有自己一個人能夠掌握,這樣美妙的武學世界,卻隻有自己一個人而已,這是何等樣的孤獨,何等樣的寂寞。又讓人有著何等樣的悲哀啊。
在這樣的情況下,見得羅帆這種有著可能與他進入同樣世界,有著真正走上同樣真理道路的存在正在不斷的靠近正途,也難怪武皇會壓抑自己的戰鬥**,為羅帆提供一切讓他武學造詣不斷提升的便利條件了。
“可惜,這還不是至高境界。距離真正形成世界觀卻還有著很大的距離,不然的話,或許我可以獲得一種道尊級別的傳承呢。”羅帆不由得暗自歎息。
地萬事萬物無處不是武學,將武學修至隨心所欲的境地,這雖已經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境界,但沒有形成真正的完整的,能夠解釋一切的世界觀,那麼這武學之路,便沒有走到道尊級別的境地。武學境界,便沒有達到最巔峰的高度。
明白此處,羅帆瞬間便決定了,今後必須和武皇保持聯係。
之所以有著這樣的決定,原因無他,便是因為他知曉,若是這地球宇宙之中有人能夠將將武學發展成為真正完整世界觀,那便絕對是武皇。哪怕是羅帆自己,也無法做到那一步。
畢竟,世界觀,乃是一名生靈對世界本質認識的總結。因此,一名生靈所信仰的,所真正能夠將之發展到最完美的世界觀,便隻能是單獨的一種。絕對沒有任何除了聖人之外的生靈能夠同時信仰兩種不同的世界觀——之所以將聖人除外,非是羅帆覺得聖人能夠擁有一種以上的世界觀,而是羅帆此時根本不了解聖人,並不明白聖人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存在,無法對聖人級別的存在做出什麼結論。
而顯然的,羅帆此時已經在開始整理自己的世界觀了,那世界觀顯然不可能是武學世界觀。
因此,哪怕此時的羅帆在武學造詣上已經不比武皇差上多少了,但他卻絕不可能真正發展出完整的武學世界觀出來。隻有將武學當成是最重要的,絕對唯一的武皇,方才可能做到羅帆所做不到的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