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先帝崩新皇登基 受驚嚇公主撒嬌(1 / 3)

李洵在梁皇後的細心照料下,傷勢不過十天就好得差不多了,李杵聽見女兒病愈,忙派了人來催李洵回朝理政,李洵雖痛痛快快地接了旨,可梁皇後知道她隻是出於責任才願意回朝的,她雖然在李洵臥床這些日子跟她說了許多,但仍舊擔心她和李杵之間已經有了嫌隙,看著宮人為李洵換上朝服,梁皇後還是忍不住叮囑道:“事情既然過去了,不許再跟你父皇慪氣。”

“我都記下了,母後。”李洵笑著說。

梁皇後點點頭,攬過女兒,說:“母後知道你是個懂事的孩子,不過啊,有時候吃虧是福,況且你父皇也知道上次因為秋決這點小事就打你是過分了,所以你就忍忍,當給你父皇一個台階下。”

“母後,你說的我都懂,他是我親爹,生氣了打女兒幾下,我還真能計較不成?”李旭仍舊笑著說:“可您若還不放我走,誤了早朝,父皇那脾氣上來了再打我一頓,您說我怨誰去?”

“貧嘴。”梁皇後這才放下心來,“去吧,你父皇病著上不了朝,你是監國,也因病罷朝多日,朝政耽擱了不少,可有的忙了,隻是你傷還沒有全好,務必要當心著身體。”

“是。”李洵答應道,又給梁皇後行了一禮,說:“兒臣告退。”轉身欲走,卻看見李洛從門外闖進來,攔住李洵說道:“我不想讓皇姐走。”

梁皇後趕緊拉過李洛,勸道:“皇姐要上朝去了。”

“皇姐一上朝我就好幾天都見不上她,我要讓她陪我玩呢。”

“這些天,皇姐身上有傷都不顧疼痛地陪你玩,你還不知足啊,洛兒不是最懂事的孩子嗎,怎麼這會子鬧起來了呢?”

“我不管,我就不讓她走。”說完掙脫了梁皇後的懷抱,一下子撲到李洵的懷裏,說:“皇姐,你再陪我玩一天,明天再去上朝好不好?”

“那怎麼行,我不去上朝,外麵發生了那麼多事情,沒人處理怎麼辦啊?”

“外麵不是有好多人麼。”李洛不依不饒:“讓他們管去。”

“那還要皇姐幹什麼?”李洵逗李洛道。

“玩呀,反正有那麼多人幫你幹活,你不玩做什麼?”李洛一臉天真地望著李洵。

李洵頓時就被逗樂了,指著妹妹對皇後說:“母後您瞧瞧您生的這位公主殿下,好大的口氣啊。”

梁皇後也笑著說:“好在她不是儲君,不然你父皇才真要擔心死了。”說完又勸李洛說:“好了,胡鬧夠了,快放姐姐去上朝,朝政大事耽擱不得。”李洛還要再鬧,眼瞅著淚水又要從眼眶中奪路而下,梁皇後趕緊板起臉,厲聲說道:“再鬧,我就讓姐姐搬回東宮去住。”

李洛顯然被這一威脅嚇住了,轉過臉眼巴巴地望著李洵,李洵心下一暖,將李洛拉過來,刮了刮她的鼻子說:“好了,小東西,姐姐晚上就回來了,再陪你玩,可你要再耽擱時間,我晚上忙不完可就回不來了。”

李洛這才狐疑地看了李洵一眼,說:“那你說話算話。”

李洵點點頭,這才離開了坤華宮,坐上肩輿,朝元極殿方向走去。

顯至安二十二年二月初四,皇帝李杵駕崩,年四十五歲,定諡號為“獻”,廟號“武宗”。

至安二十二年二月初七,皇太女李洵即位,成為大顯朝第十二位皇帝,年僅十八歲,定年號為隆熹,次年為隆熹元年。尊梁皇後為嘉敬皇太後,賞端恪公主和長樂王親王爵,食親王雙俸。

三個月後,洛兒和添兒被第一次帶到了大殿上,參加李洵的登基儀式,李添年幼,又從未見過如此盛大的場麵,嚇得躲在梁皇後的身後怎麼都不肯出來。至於李洛,倒是興奮極了,母後不讓她亂動,她隻能眨巴著眼睛四處觀望著,隻見各王公貴族,文武百官無不盛裝打扮,肅立在禦道兩旁,就有一個首領太監舉著一條大鞭子在禦道中“啪、啪、啪”甩了三鞭子,然後另一個太監出班,走到禦道盡頭,扯著公鴨嗓子高聲喊道:“皇帝陛下駕到”,緊接著鍾鼓齊鳴,文武百官齊齊下跪,洛兒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被梁皇後按著跪了下去,可李添早已被這場麵驚著了,不管不顧地大哭起來,梁皇後隻得在一旁勸哄著,見實在勸哄不住,又叫了奶娘將他悄悄帶了下去。

洛兒趁著母後無暇管她,偷偷地抬起頭,好奇地望著一切,接著就看見自己的姐姐身著紅色繪金五爪九龍團吉服,頭戴黑色平天冠,緩緩地向前走來,姐姐的臉遮在冠下所垂的珠簾後麵,看不清楚表情。洛兒一時有些恍惚,她覺得這慢步走上前的不是她姐姐,她使勁地盯著,想努力看清來人,卻被身後的一隻大手將頭重重地按下去。

洛兒感覺到那人走到了自己的麵前,卻不敢抬頭看,隻聽見自己的前方傳來姐姐的聲音:“兒臣參見母後,恭祝母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接著是母後的聲音:“皇帝請起。”洛兒聽見前麵的人從地上站起,又聽見母後說:“皇帝今日承繼大統,當以祖宗家法為要,天下蒼生為重,勤勉為政,以忠事國,方不負先皇重托。”

“兒臣謹遵慈諭。”

說罷,李洵便走開了,坐上了那把象征著至高無上權利的龍椅,緊接著下麵跪了許久的大臣們齊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