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清風醉,一劍十年磨在手(上)(1 / 2)

“東海鏡花園,西嶺飄渺城,北國天然居,南山流今閣。”

南嶽衡山,有主峰祝融,勢可穿天,峰頂雖然四季如春卻人跡罕至,祝融之險不是凡人可以逾越,卻偏偏有人立誌於祝融之上,建造天下第一閣。

江南最富,莫過於金陵沈府,六十年來,當年在祝融峰下立誌的沈府主人早已仙去。

有六十年以來,號稱晉商之最的平遙喬家,舉山西之財於東海之上,建鏡花之園,一時天下震動。

又過八年,徽商之首胡家,傾兩江之力,於西北沙海之中造飄渺之城,令東海鏡花園黯然失色。

未有三十年,遼商韓千秋於極北之寒穀,以萬載玄冰築成冰堡,以“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自比,取名“天然居”,笑稱寒穀之險,冰堡之絕,可令天下無對。

六十年,天下富商未有如韓千秋之人,立誌祝融的沈府舊主人沈正亦以未有如天然居者而抱憾,其子沈商繼先父從正公之遺誌,舉沈園六世之豪富,費三十年之光陰,終在祝融之上,建造天下第一閣,取名“流今”。

沈家開閣之日,天下富商共送牌匾“流今天下”。

天下之富,未若沈家。人間仙景,最絕流今。

流今閣的落成,令天下鬥富之風最終落幕,當所有人為這舉世震驚的四方仙境而讚歎的時候。

已經遷入流今閣的沈家突然向全天下發出懸賞,尋找曆朝皇族嫡係,再度讓天下人的目光聚集到這天下第一閣。

十三年後,……

衡山,祝融峰,流今閣。

十三年來最大的事情莫過於沈商,這個創造天下最大奇跡的傳奇人物,竟然在四十五歲就抱病離逝。

如今流今閣的主人就是沈商的公子沈韓和他的妹妹沈若。

流今閣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流今六虹”之首的“濺青坪”,而最有名的建築就莫過於隻有沈家宗主才能居住的“聽雪樓”

“聽雪樓”以藍田白玉所建,樓身雪白而無雜色,望之如雪峰之頂,且樓身白玉每塊皆重若千斤,能運上這祝融絕頂,讓人難以想象。

天下傳聞,天然居主人韓千秋初入流今閣尚有不服之氣,當來到聽雪樓前,韓千秋瞠目結舌,不發一語。

如今這聽雪樓中所住之人自然是沈家曆史上最年輕的宗主沈韓,一身青色布衣長衫,沒有絲毫奢華的裝飾,卻自有一股千年世家宗主的威勢。

沈韓的麵前是父親沈商的遺像,沈韓站在這裏已經有三個多時辰了,沒有人知道沈韓現在在想什麼。

沈旬是沈家的大總管,在沈正在世的時候,十六歲的沈旬就已經是沈府八方總管之一,到了沈商的時代,沈家“放鶴先生”之名,天下無人不知。

如今的沈旬恐怕隻能稱做“放鶴老人”了,沈旬此時正靜靜的站在沈韓的身後,沈韓似乎意識到身後有人,回頭見是沈旬,連忙施禮說道:“小侄一時出神,讓旬叔久候。”

沈旬一笑,回禮說道:“少爺對老奴太客氣了,老奴見少爺如今越來越有老爺的風範真是高興啊。”

沈韓略帶矜持的說道:“旬叔過獎了,不知道旬叔來此何事。”

沈旬回答道:“少爺,當年老爺送出的三十六位少年已經回來了十人,依照當年邵天師的推算,至少應該有十三人可以達成使命,可是如今已到邵天師所算之日,卻尚有三人未歸。老奴擔心有負老爺所托。”

沈韓苦笑一聲說道:“天意如此,旬叔不要自責,想當年三十六人之中最為出色的贏則、米羅和重華都沒能歸來,能回來十人已經是托天之幸了。”

沈韓話音一頓,轉而問道:“邀請觀禮的人都來了麼?”

沈旬回道:“三府七門五閥的人都已經來了,至於比武之期。”

沈韓咬牙說道:“不管是否還有三人能回來,本月十五比武之期不變。沈家不能失信於天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