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天地本來是混沌一團,無分黑白,無有你我,無有事非,無有爭論,本為一道。後來,終於有人不甘寂寞,分開了玄黃天地,創造了大千世界,創造了你我,同時也創造了諸多事非。玄黃一分,風雲即變,天地間的靈氣精華上升曆經萬年而成神,濁氣惡物下沉曆經萬年而成鬼,隻有那些居於天地中間的蒙蒙之氣,上不得,下不得,卻又得到神鬼兩道的浸淫,慢慢的變成了人。
人上受神的遏製,下受鬼的侵擾,就隻能生活在天地動蕩、生老病死之中。終於有人先忍不住了,他們開始向神鬼反擊,但人力綿薄,想要戰勝這些神鬼之類,似乎很難,於是就有人就另辟蹊徑,窮一生之力,采丹石藥草,吸天地靈氣,來修煉自己,一代一代之後,那些不懈努力的人,終於創造出了足以與神鬼抗衡的妙門法器。這些人自稱為仙,他們生在紅塵外,流轉靈山中,飛天遁地、誅仙焚鬼,倚仗著修煉來的不滅元神與仙門法器參破玄妙之門,盡享天地之壽,讓人羨慕不已。可惜的是,世間想成仙的人很多,但是有仙緣的人很少,看著那些飛來飛去的神仙,更多的人開始走上修真之路,為了成仙,他們之中的有些人無所不為,為一個法寶、仙果、玉露、神獸而相爭相鬥。貪欲一生,暴戾一起,人的心神自然動蕩,長此以往,再難收拾,終入於走上了與仙相反的一條道——魔。
天下修真之人雖然大體分為仙魔兩道,卻又因修煉方法與修煉目的不同,他們各為其道,各行其是,誰都不願意服誰,互相算計又互相依賴,互相幫助又互相爭鬥。不過,大多時候還是仙魔兩道之間的爭鬥,在爭鬥中,有些人被打得魂飛魄散,一世修煉到頭還是個死,有些人卻在這些戰鬥中名聲大躁,揚威一方,他們便更加堅決的認定自己修煉的方法與法寶是正確的,他們開始開宗立派,廣收門徒,成為一代宗師。但天地玄妙,變化多端,沒有永遠的勝者,也沒有永遠的敗者,這些門派在天地變化中繁盛,又在天地變化中敗落,甚至消亡。到現在為止,仙魔兩道共有十二大門派,這十二大門派分布在八山二水一島一洞天,分別是:玄洪觀、法承寺、聖仙教、淩霄宮、凡塵莊、英華洞、萬劫教、畫眉穀、化獸教、噬毒門、靈屍門與幻絕洞天。
以廣法真君為首的玄洪觀,地處中原天下靈氣彙聚的元界山元界峰,盡占天時、地利、人和之勢,千百年來,這一門能人倍出,讓其它門派望塵莫及。近年來,廣法真君已知自己漸入仙年,便將玄洪觀的事務交於大弟子衝星真人,並告誡門下四大長老與五大弟子共同輔佐之,自己則長期閉於後山修煉。玄洪觀四大長老分別是:東定真人、西羅真人、南浮真人、北明真人;五大弟子分別是:金承子、木馳子、水泉子、火辰子、土鎮子。這九人意在四方五行,可見廣法真人胸懷之廣,他們皆是廣法真君嫡傳弟子,每人都盡得廣法真君畢生所學,再加上廣法真君收徒極嚴,出身、家世、天姿、稟賦、相貌、心性等有一不合格者,皆不收取,所以玄洪觀雖然易主,但是天下各派依然對其拱手仰視,不敢有絲毫怠慢。
丹熏山法承寺,方丈法號為永鴻,主修佛法,出家人主要以普救眾生為主,他門下弟子極少與外界爭鬥,他們廣積善緣,深入天下人心。這一門雖然不比玄洪觀那種名山大派強盛,但也因佛緣深厚,又有門下的長老、護法、眾弟子們的勤學苦修而傳承千年,並且香火鼎盛。
聖仙教裏盡聖仙,錫吳山聖仙教的教主是青木藥王,這一脈一直都以采集靈山妙藥、晶石丹汞修煉內丹為主,所有弟子一入門,就隨著師父馭劍遁光周遊四海,深入名山大川采藥尋寶,途中順便做些救人苦難,斬妖除魔的事。修真之人救苦救難,斬妖除魔本來就是應該的,可是聖仙教做這些事都是有非常強的目的性的,或是收人錢財,或是為了他們所需要的東西,個個如同奸商一樣。總之,聖仙教可以說是正派裏私欲最強,行事最齷齪、最受爭議的一派。但是,他們經常五湖四海尋找藥草,同時也是十二門派裏除魔最多、對天下事知道的最詳細、見識也最廣的一脈。
英華洞位處昆侖側畔白諸山,洞主齊彬,與玄洪觀廣法真君同出一師,後來在煉功時走火入魔,變得凶殘無比、嗜血成性,最後被廣法真君用天雷燒得形神俱滅。其妻正陽夫人雖然覺得齊彬罪有應得,但又覺得廣法真君手段太毒,便與玄洪觀等正教人士漸漸疏遠,隻保存著禮數上的往來。正陽夫人自身修為非常高,可以與丹熏山法承寺的永鴻方丈相媲美,但是自從齊彬死後,正陽夫人傷心欲絕,幾乎形消骨毀,最後竟然遣散門徒,隻留了幾個不錯的嫡傳女弟子在身邊。正陽夫人這種固步自封的做法,讓英華洞一派日漸式微,再不複昔日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