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紫金山下貴滿名,樓家三子少成名(1 / 2)

明洪武十四年七月,南京工部尚書院,一個十六歲男孩兒,蹦蹦跳跳。

教書先生上午講完《史記》中“越王勾踐”,先生興趣盎然,隨口講了漢高祖劉邦與那西楚霸王項羽的曆史,講著還跌跌撞撞的。男孩正襟危坐,聽著入迷,卻這烈陽酷暑,四下裏靜悄悄地,更沒一丁點涼風。旁邊的哥哥小聲道:“英兒可否取些水來,炎熱的暑氣渴死我了,我替你擋著先生。”

先生瀟灑英俊,風度翩翩,玉麵冠衣,飽讀詩經,車腹八鬥,人稱賽李白。

於是男孩兒正見先生忘乎所以的講著,便悄然離開書房之外,輕手輕腳來到後房,不巧卻碰到父親,父親瞧見兒子不在書房聽先生講課,反而逃到外麵,便問何故:“英兒,為何不聽先生,擅自出來?”說話的是南京工部尚書院左侍郎樓銘。

“英兒心中是想聽先生講述高祖劉邦與西楚霸王的故事,可見這高陽掛空,萬裏無雲,百花爭名,蟬鳴四起,心中燥念而起,故出來討口水喝。”樓銘見兒子額頭汗珠流過麵頰,撚起衣袖拭去男孩的汗水。樓銘哪知道是哥哥叫弟弟去取些水。

於是領著英兒到後房取口涼水,待過樓英噗通噗通的連續喝了兩碗涼水,暑氣散後,又取三碗盛入滿載的三碗涼水道:“給先生和哥哥、妹妹帶去。”英兒接過盤中的水,興高采烈的跑去書房。

書房中蒼蠅仍是嗡嗡的飛來飛去,先生還是講的那麼投入。樓英剛到門口,一不留神被門口的門檻絆住,雙手舉起的碗水拋擲高空,水花漸入空中,突然先生騰空而起,手一拍桌子,身體越過桌子,單手扶起將要摔倒在地的樓英。又快速將盤中的三隻碗接到手中,可是水卻灑了不少。

“好是調皮,何故擅自出書房。”先生斥道。這男孩不慌不張的道:“英兒見屋裏屋外暑氣甚重,先生,哥哥和妹妹都汗珠遍布額頭,所以出去取口水,除去身上這暑氣。”先生見地麵上的水,剛灑沒多久,幹了不少。樓銘這時也趕過來,上下摸索著英兒有沒有傷到,連忙謝到先生。

先生接過一步向樓銘說道:“侍郎大人的公子,天資聰明,生性善良,為人坦誠,日後若能金榜提名,不宜為官之道啊。”侍郎樓銘久久不見言語,望向青天,回顧問道:“是啊,我兒之中,屬他最為聰慧,天生具有一顆善心。日後若為官,必定遭小人之手。先生有何高教,還請先生指明仙路。”

“天機不可泄露,待到年方十八,有緣人終會千裏來相會。”先生仰天而笑,拂袖騰空一躍,便是幾仗,越過院外,不知去向。

英兒見先生離去急忙問道父親:“爹爹,爹爹,先生此去何處?”樓銘看著英兒,摸了一下英兒的頭說道:“先生有事在身,明日在來給英兒教書。”

“英兒以為是英兒惹先生生氣了,那就好,先生還回來,先生還會來。”英兒笑逐顏開的跑進書房內。

突然從外邊來了幾個身穿紅色衣服的人,頭頂烏紗帽,帶頭的手持一個盒子,小步如飛箭,進入院內,高聲喊道:“工部尚書唐駿接旨~”一聲呼喊,院裏所有的人都出來,一個個跪下接旨。

“唐駿接旨。”從東頭屋子出來一個身高七尺,麵目紅光,氣宇軒昂,慈眉善目,高挺鼻梁的男子大聲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命工部尚書率領工部上上下下造修金陵墓……還不接旨?”那人說完後,便拉過唐駿道:“這可是肥差事,上頭辦好了少不了你唐尚書的苦勞,下麵辦好了,唐尚書你可是有功之臣啊。”

“那是,那是。有勞公公了。”唐駿說道。可公公遲遲不願離去,相比是想從工部尚書唐駿這裏討些好處。唐駿不是不懂為官之道,倘若公公回去參他一本什麼的,那可不免會遭殺身之禍。“公公可願到在下寒舍一敘,如若公公到來,可是在下的福分呐。”

兩人一路笑道,上前走去。

樓銘沉吟半晌,知道這種事情突如其來,想必皇宮內院裏有什麼大事發生了,不然怎麼會有那個黃帝活的好好就給自己挖土造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