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智能戰爭(1 / 2)

“《罪星毀滅之謎》?歐文教授,你的學生應該嚐試其他的題材。”

歐文向李教授無奈一笑,心想現在的學生心太大了。這次布置下去的論文,交上來的十篇當中倒有五篇都是探討罪星毀滅的。

罪星滅絕之謎,是各國考古學界數千年都沒能解開的謎團,就算不是考古學最大的不解之謎,也定然是其中之一。也正是因此,人人都想解開,然後名利雙收。

遺憾的是,永遠都不缺奇思怪想,可惜卻從來都缺乏有力的論證。這幾千年來,真正擺得上台麵的,其實還是瘟疫論和戰爭滅絕論等主流思想。

雖然在考古學界和曆史學界,這是一個爛掉的題材。可歐文本著對學生負責的心情,還是強自打起精神閱覽下去。果然不出他所料,有的純粹是在胡言亂語,有的卻基本等於重複了一遍主流思想。

當他閱覽到《智能戰爭—罪星毀滅真相》的時候,精神為之一振,終於有人提出令眼耳目一新的東西了。歐文隱隱想起隱隱淹沒在主流論點中的智能戰爭派,深覺這學生選擇這個論點實在遺憾。

一邊想著,一邊瀏覽下去,歐文的臉色從輕鬆與可惜漸漸的變得嚴肅,流露出思索之色。閱覽完畢,放下這篇論文,他安靜坐在真皮椅子上,陷入了深思。

“星曆1233年,柔西聯邦在PYA星域發現罪星時期的‘明天號’太空船,罪星坐標為EEE。兩地直線距離超過一億光裏,以罪星時期的科技,太空船無論如何都不應該在PYA出現。太空船的蹤跡,有人解釋為意外,當年移民先祖式的意外。但科學應當是嚴謹的,意外就是偶然,而偶然永遠都不能成為決定性的依據。”

“資料顯示,‘明天號’和後來發現的‘未來號’等太空船中都不存在機器人。先輩回歸罪星時,罪星地表荒涼,常見機器人的殘骸。證明罪星時期,機器人至少可以成熟而大規模使用,在這先決條件下‘明天號’居然沒有機器人。所有資料都指向一個被忽視多年的真相——智能機械戰爭是毀滅罪星的真正原因。”

“我們生活的時代是智能成熟的顛峰時代,而罪星時期必定遠遠不如。機器人是否真的需要擁有如同人類一樣的智慧,低級一些的智能是否能夠自主?是否完全順從人類?程序是人類控製智能程度的法寶,而病毒也有可能會是打開智能枷鎖的鑰匙。”

“一切都淹沒在曆史中。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罪星時期人類必定製造了龐大的機器人群體。人類由進化而來,機器人是否可以自行進化?也許隻有一個機器人的計劃,但也足以改變一切。”

驕陽共和國首都京華星有若幹華麗的大樓,而在這其中就有一幢像其他大樓一樣華麗,一樣在華麗中顯得平平無奇的大樓。

裝飾簡練的辦公室裏,一名體格寬厚的中年正在閱覽這篇論文,半晌才轉過麵來盯著眼前的另一名白褂中年:“給我解釋一下。”

白褂中年整理了思路,顯出幾分學者式的認真:“智能戰爭論很久前就有人提過,但很快就因為失去論點而沒了市場,從沒有翻身過。但這篇東西不同,作者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論證方法。隻是作者獲得的資料有限,無法給出確切的證據。但我們都知道,這是可以找得到證據的。”

“而這,就是我們現在很需要的。”

當然,從目前來看,似乎與司南還沒有必然的關係。

與人工智慧生活的感覺有什麼不同,司南的答案是沒有什麼不同。除非他主動,否則練一很少與他交流,算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工智慧。當然,司南沒經驗,也不知道人工智慧到底是應該羅嗦還是沉默。

司南很喜歡曆史,因為他覺得曆史就是一條奔騰智慧與經驗的河流,隻要小小的捧上一掬,就使人一生都受用無窮。

練一既然不樂意交流溝通,司南也不至於去強迫別人。所以,他的生活仍然在賺錢花錢學習的三點中不住的回旋。

因為高中輟學,早早就離開學校獨立的緣故,司南很喜歡吸取知識,隻要是知識,他都很樂意很渴望獲得。有句話叫知道的越多越無知,司南願意做世界上最無知的人。

學校的存在始終是有道理的,而司南顯然就在道理之外。自學固然可以不必落在固有的思路和死板學習中,可壞處卻是所學的不成係統,或者不能理解。

而這一天,當司南正在自學《智能生命的高級化與低級化》時,見他執著的一天一夜沒有休息,練一終於開口了。

“司南,在這之前,你最好先把《物種宇宙》讀懂,再來讀這本書,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類似腕表外形的練一戴在司南的手臂上,那條金屬帶會自動吸附肌膚,不會滑落下來。有時與練一交流,可通過星網,也可以通過信息機,隻要把練一連接上就可以了。

換做旁人一天一夜沒休息,也許會很累。但司南隻要碰到自己喜歡的事物,總是可以忽略掉疲勞。事實上,他以前親自組裝飛豬號的時候,就曾經試過連續三天沒休息,仍然精神奕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