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放牛小娃(1 / 3)

是夜,天地漆黑一片,東方乍現一道微弱的光芒慢慢的褐去這漫天黑衣。

山石隱現,萬山間一個不起眼的小小盆地,竟顯屋簷。

坑坑窪窪的黃土路上,前前後後顛行著一個個壯漢,有的背著籃筐,有的扛著鋤頭、別著鐮刀。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此地聚集的人們都是靠著農耕生存,他們都爭分奪秒,天才微亮就要出發,等到了地裏天就正好亮了,以求能早一點收耕,盼望著來年能有更好的收成。

等待著丈夫回家的婦女們則更是忙碌,樂而忘返的她們都精心得做著那不算豐富,反而簡單的食物。

萬安村,窮鄉僻壤的山溝溝,沒有所謂的刁民,也並非不毛之地。老弱婦孺、青年壯漢,都用一份份力所能及的辛勤勞動,換來了安居樂業。

這裏不論生兒還是育女,皆是滿堂歡喜。倘若生了個女孩兒,歡喜喚作:“咱家,生了個洗衣做飯的”;男孩兒也是樂嗬,則喚作:“咱家生了個放牛的。”

……

日上十更,正風和日暖,土瓦房簷下拉出一道陰影,陰影略顯端倪,某處正有一球形大小的陰影搖裏晃蕩,甚是不安分。

“小林你吃快點,幹俊等你去放牛呢?”屋內傳來婦女的催促聲。

“哦!”隻見一扇木門下正端坐著一個七八歲左右大小的男孩,一隻腳踩在地麵,另一隻腳踩在門檻上與胸齊高。胸前小手抱著個小鐵腕,正好放在胸前的膝蓋上。

這小孩名叫高林,小臉微黑,一頭短發,氛外顯眼的雙眼皮加上眨巴著的大眼睛,把小臉襯的精神奕奕。穿著一件紫色長袖胸前有個小熊圖案的棉衣,小熊花紋稍顯暗淡,原本是由兩個黑色紐扣做的小熊眼睛,不知何時被他弄掉了一個,變成了獨眼小熊。

這小棉衣實是難得,乃是他爹騎馬五日去偏遠的鎮上,用獵獸半年剝下的獸皮,換來的幾塊好布料。經過心靈手巧的老媽半月徹夜不休為全家人縫製才做成的棉衣,還特地為他繡了個小熊圖案,這半月大半的心血可都花在了上麵。

作為去年過年的新衣,高林特是喜歡,穿在身上就不舍得脫了,放牛都要穿著,哪怕是炎熱的夏天,為這事他老媽可沒少說他不懂珍惜。

他老爹雖不是專門的獵戶,可在村裏也是出了名的神槍手,半年的獸皮可不少,死捆爛紮都有滿滿的兩大籮筐。加上老媽心靈手巧用獵獸剩下的兔子毛縫在衣服裏麵,這個沒有稍好的針線活兒可做不到。

村裏孩子大多都是縫縫補補過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過來的,甚至稍苦一點的孩子到十五六歲都沒穿過一件新衣服。如他這般不懂珍惜,叫那些孩子見了都來不及升起羨慕之心,直接就心疼得緊。

至於小鐵腕,到不稀奇,是因為他吃飯總是不規規矩矩,老把瓷碗摔壞,隔壁幹俊的老爹正好是個老鐵匠,他老爹就特地找其打了個小鐵腕。

……

這時的高林就甚是不規矩,另一隻手上握著一把古樸泛黃的大木刀,不時揮舞兩下,擊打著地麵,很是得意的模樣,全然忘記了另一隻手上剩下小半碗的飯菜了。

“幹俊,今兒個我們去山上燒麥子吃。”

“嗯,我把我的小火爐帶去。”幹俊正坐在靠牆壁的石水缸下的大磨盤上,歪著脖字,翹著二郎腿。

這個叫幹俊的小孩麵黃肌瘦,瘦高,頗有些營養不良的樣子,好在黑色的眸子放著靈光,一看就知道是個精明的小家夥。高,幹兩家相連,他們從小一起玩,幾乎天天膩在一起。

“哎呀!你那小火爐,還是別拿了,昨天為了爖火,把我都糗哭了。”

幹俊嗬嗬笑道:“那你說不拿小火爐,拿什麼爖火。”

說到這裏,兩小孩竟憨憨直笑,似乎想起了昨日那個為了爖火滿臉黑炭糊,盡是淚兒的樣子。

幹俊的老爹是個打鐵的,經常幫村裏人打些鋤頭、鐮刀一類的家用鐵具。雖靠打鐵不賺幾個錢,依然少不了耕種,但也在村裏討了個好名頭。

這小火爐整個村裏也就幹俊一人有,就此,都讓村裏一眾小孩滿是羨慕呢。

“人家古話說男人吃飯如虎,女人吃飯如數;你吃個飯都慢騰騰的,還邊吃邊種,搞得滿地都是,長大了那家姑娘願意嫁給你。”屋內一位滿臉慈愛的中年婦女走了出來,指著地上的米粒訓斥著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