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炷香後。
王策神色淺淺淡淡,從營帳中走出來。
皮小心和一名軍務參讚急忙過來:“大帥。”
王策緩緩搖手,輕微張嘴,腹中雷鳴,咕嚕咕嚕的一路升上喉嚨,張開嘴噴出一道酒箭。
擦拭嘴巴,王策歎了口氣:“給傅帥安排後事,給他最好的壽衣,最好的棺木,最高的規格。然後……”怔怔的看著天:“派人把他送回上陽,送回他的家鄉。”
皮小心和軍務參讚大吃一驚:“傅希文死了?”
王策撚住一片雪花,看著它在指尖融化,歎息:“從決戰一開始,他就沒想過要活下來。”
“如果是你,為了達成戰略,故意葬送了五十萬將士。然後,又把五十萬將士當成棄子丟給敵軍。你親自葬送了百萬將士,戰後,會不會獨活?”
皮小心和軍務參讚瞠目結舌。
王策搖頭,他知道,不論此戰勝敗,傅希文都會做出一樣的決定。因為,被他拋棄的百萬將士,一直在他的心裏。
就像傅希文說的,心死了。當他兩次把百萬將士當成棄子的時候,就已經殺死他自己的心了。
甚至,在決戰一開始,傅希文就已經做好戰敗的準備,用自己來交換上陽殘部安全撤退。
王策仰望天空:“一將功成萬骨枯,他做不到。我猜,他不是一個純粹的統軍將領。”
“他,首先是一個值得敬重的人。其次,才是一名偉大的軍事統帥。”
冬季,有大雪。雪繽紛,為一名絕世名將的隕落送行。
上陽軍戰敗,舉世震動。
戰區一帶,早雲集各路人馬,親眼目睹此戰過程和結果,以最快的速度傳播出去。說天下震動,絕對不為過。
南北之戰,是千年來參戰兵力最多的大戰,是決定東洲霸權歸屬的一戰,直接的說,影響的是東洲一統變局。
間接的說,王策和北唐呈現了足夠強大的實力,成為反抗人皇的最大旗幟。種種相關,都將因此戰而誕生極大的變化。
四大人皇一統製霸的格局,被王策和北唐異軍突起,直接聯袂打破,因而帶來的影響極為深遠,實在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得清的。
上陽北方軍,轄本土軍一百五十萬,仆從軍一百萬。
持續一個多月的大會戰,隻發起過兩次大規模決戰。第一天,和最後一天,然而,最教人意外的是,恰是這一頭一尾的兩次戰役,決定了最終的勝敗。
王策身為北唐軍大統帥,是他生平第一次真正的統帥人類大軍作戰,他的表現被認為可圈可點,也被認為非常驚豔,是一代名將。關於這一點,其實還有很大的爭議。
但,王策在大會戰中,動員的軍事力量,讓九洲所有人為之震驚萬分。
據有心人的推算和統計,王策出動了不少於兩千萬的炮灰軍團,兩大主力戰靈軍一百四十萬(秦軍隻出動了一半)。
這些數字太過驚人了。
成功殲滅約百萬上陽北方軍,近百萬戰俘,僅有五十餘萬,在王策故意放開防線的情況下,僥幸逃得一命。
北唐南方軍,戰死三十餘萬,傷者無數。在戰靈軍的輔佐下,戰損相當低,為北唐軍保全元氣。
王策麾下炮灰軍團陣亡一千七百萬,兩大王牌軍團戰損近八萬。
這是一個罕見的輝煌大捷。王策名氣大振,堪稱光芒萬丈,然,他無心去掩蓋,也掩蓋不住傅希文的萬丈光芒,蔚為此戰中最耀眼的兩個人。
從王策派遣參戰的戰靈數量,就能看出,上陽軍此戰必敗。
在敗象未露之時,傅希文就發現必敗,並憑驚豔的才華,一舉扭轉。前三階段的戰役,他完美無瑕的戰術,在戰後成為各國的經典戰術運用戰例。
第四階段戰役,是注定慘敗的,卻恰恰是傅希文堪稱偉大的戰略最巔峰最閃耀的時刻。一連串的戰術,促成了驚天的戰略逆轉局勢。
從必敗的處境中,傅希文動用一連串戰術,不惜葬送百萬大軍,也從空白處,巧妙之極的促成了兩個機會。一個是絕對逆轉的機會,一個是不勝而勝的機會。
率東路精銳,集中殲滅北唐軍,一旦成功,北唐必將元氣盡失,等於不敗而敗。
如果王策沒有那麼多主力戰靈軍,被逆轉,幾乎是一定的。
隻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非戰之罪。
憑此戰的一係列驚采絕豔的戰術戰略,故去的傅希文成為載入史冊的偉大軍事統帥之一。
“也許,傅希文不見得喜歡這個榮譽。”
王策聽到這些評價的時候,嘴角微翹,說不上是諷刺,還是別的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