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的戰線,如果非要一個比較詳細的描述,那就是一個倒下來的“U”字。
大律忌憚戰靈軍,因而把東南和西北兩軍向西南線靠攏,迫使王策很難利用戰靈軍的機動性。
西南線打成陣地戰,和“炮火”太猛有一定關係,但不是主要的。真要突擊,大律也好,王策也好,都有罡氣三境的王牌軍能強行突擊。
更多的,其實還是王策不太想突擊。戰略進攻,和戰術突擊,看來相似,無疑是不一樣的。
一旦突擊,迫使大律軍後撤,那就意味著拉大防線,給東南和東北增加防守壓力。本來隻需防守幾千裏,如果加大一千裏,兵力就自然不足了。
兵力不足,是北策聯軍最大的問題。確切的說,是人類軍兵力不足。
王策不得不在東南和西北,各自投放一個小軍團,也就是亂世軍團。戰靈軍作戰超過三天,就需要補給。北唐和北策府雖是收購了幾年的靈石,可真要打起來,肯定不夠開銷。
王策隻好每三天去一次東南和東北,用戰靈軍循環更替作戰。好在他是武帝修為了,速度足夠快。
饒是如此,大律軍還是很快,或者早已知曉戰靈軍持續作戰需要補給的事。基本上每一次都算好時間,發動攻勢,有那麼好幾次都迫使王策白跑一趟。
戰靈軍在作戰,王策怎麼更換?
西南線,無疑是最重大的,最具有決定性的戰場。打成血肉磨坊,是一個偶然中的必然。要麼後撤,要麼前進,這才是最符合雙方戰略的。
繼續僵持,絕不可取。前進?後撤?
其實各有各的利弊。
“王策一定會進攻。”
北陸侯平淡的闡述:“沒人會喜歡被動,也沒人會喜歡從頭到尾一直挨揍。要麼後撤,要麼前進,王策必須做出一個選擇。”
“陛下,你難以忍受過去一個月的傷亡。”一頓,北陸侯的實話讓律帝尷尬不已,實話實說,過去一個月的陣地戰傷亡太慘了:“陛下尚且忍受不住,何況王策。”
“未必。”扈寶站在角落裏,低沉道:“王策很矛盾,他會為十七名部下一怒刺殺陛下。也會冷酷的和神恩會互相殺彼此的人質。”
北陸侯笑了笑,武侯鐵毅的容顏上浮現一絲笑容:“大帥的意思是,王策或許能忍,或許不在乎傷亡。但,不等於聯軍將士不在乎不害怕。”
大律軍軍紀森嚴,作戰意誌非常頑強。雖然沒有得到公認,但大律軍乃是天下第一強軍,這一點,其實是很多人都默認的。
為期差不多一個月的血肉絞殺戰,連大律軍將士都誕生了不少怨言。如此陣地戰,實在太枯燥了,傷亡慘重,幾乎看不到希望。
律帝沉吟:“後撤?前進?他為何一定會前進?”
武侯沉聲:“各有利弊,後撤,能縮小防線,減少北策聯軍的東南線和東北線的壓力。也能引誘我軍深入,甚至有機會達成圍殲戰。不過,壞處也有不少。”
他沒解釋,律帝也沒追問,其實一言難盡。後撤光是從政治角度,對北策府內部的士氣就相當不利。
“前進,才是王策當下和未來,最好的選擇。”北陸侯緩緩道:“攻入我大律境內,此乃一個極大的誘惑。王策很清楚,戰靈軍的優缺點。”
“戰靈軍適合進攻,而不是防守。戰靈軍沒有中下級指揮係統,此乃最大的弱點,他絕對不會分兵。”說著,他看了武侯一眼,武侯默然點頭承認。
“前進的好處很大,攻入我大律是其中之一。其次,能迫使西南軍和東南東北兩軍斷開聯係,拉大空間距離,給王策從容圍殲創造機會。”
律帝沉默,良久,明亮的眼睛看著這兩人:“如果王策不肯前進呢?”
北陸侯安詳一笑:“那就繼續現在的打法。”
“要麼,打到北策聯軍士氣崩潰。要麼,打到北策聯軍隻剩下戰靈軍。”
律帝身子一顫,眼睛一亮,豁然想起一個關鍵。北策聯軍的數量,或者說,北策聯軍中人類軍隊的數量太少了。
此乃一個值得揪住猛追猛打的弱點。
北陸侯轉臉:“陛下,我希望錦繡營能配合一下,尤其是繡營。我要求繡營,在接下來的半個月當中,必須盡量剪除北衙和錦衣衛的細作。”
繡營指揮使沒來。律帝笑著點頭:“好,朕回去就交代餘苑!”
三年前,苟一問已致仕。成為新任指揮使的,赫然是十餘年來升遷很快的……餘苑!
律京的氛圍,不如往年輕鬆。
多年來,大律策動過無數次戰爭,除了大律成為超級大國之前的多次崛起大戰,除了那次製度改革引發的差一點讓大律崩潰的叛亂。沒有一次戰爭能像今次一樣,讓大律人感到不安。
多年來,無數次的戰爭,大律往往都站在勝利者的一方。這培養了大律人身為超級大國一員的自信和驕傲,自然,還有那份尚武精神。
今次,是很多年來的第一次。所有大律人都為了前線而揪心。
至少在過去一百年來,大律第一次吃到的大敗仗,是王策和戰靈軍雙雙奉送的。再有南北之戰墊底,再有王策新一代頂尖名將的赫赫威名。
天妖王策,這是一個早就如雷貫耳的名字,有著無數耀眼奪目的光芒。北方王這個尊號,不過是代表王策在軍事和政治領域的成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