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戰靈軍的戰鬥三板斧,卻是相當要命的三板斧。
“重步營。敏步營。快速營。輕甲營。”北陸侯冷靜下來,一口氣連續說出多個精銳:“出擊!”
“空擊營。率先出擊。”
“黑甲營。出擊。”北陸侯沒要求騎兵出動,實在是因為退路被突然截斷,大律軍被壓縮在一個不大的空間,騎兵根本沒有衝刺空間。
大批的空中突擊營,率先爆發戰靈技,悉數一飛衝天,在半空中拚命的射各種弩箭,盡量的延緩鐵騎速度。
北陸侯是公認的戰略戰術都是絕頂水準,饒是如此,麵臨如此局勢,也不免難以完整的收拾殘局。
無數的慘嚎聲,在這大約五十裏的戰場上,瘋狂的肆虐,並會合成為聲浪,衝破了夕陽帶來的壓抑。
在四十萬鐵騎的衝擊下,五十裏內的大律軍饒是保持一定的作戰意誌,卻奈何不得被鐵騎衝擊得陷入混亂當中。
無數的總鎮,乃至統領在混亂中,甚至連部下都丟失了,甚至要親自麵對衝殺進來的鐵騎。被漢武帝加持之後,強大的漢軍給紛紛斬殺。
短短一會,就有不下二十多名總領總鎮乃至統領被格殺。恐怕,這會是大律多年來,陣亡的中高級將領最多的戰役。
北陸侯麵無表情,他把所有能做的,都做了。但四十萬強大騎兵的集團衝鋒,大律軍地理環境都不適合,實在無從抵擋。
“救不了全部,那就設法救出一部分。”北陸侯淡淡的說,似乎不在意傷亡,也許隻有那隻握在背後的拳頭,不住的伸縮,不住的掐住掌心,流出鮮血才能說明一二。
唯一能做的,就是眼睜睜的看著將士們被屠殺。是的,和屠殺也沒多少分別。
好一會,靠著武帝的數量優勢,終於有兩名武帝擊退了八部龍等人,勉強抽身出來,強行拔出大山,推平了一半的峽穀,開出撤退的道路。
北陸侯緩緩鬆下一口氣:“第七第十八第十九軍團,就地斷後。其他人,撤退。”
一頓,他笑了笑:“好在是騎兵!”
“這批騎兵,全是人雄和絕地戰靈。”武侯臉色鐵青的沉聲道:“必是他的精銳。”
一頓,武侯冷酷的掃視大律武帝一眼:“如果……”
“沒有如果。我們有武帝,他也有。”北陸侯強行打斷:“今天不是時機。”
一頓,北陸侯垂首,輕輕的說:“至少,今天不是時機。”也許隻有他聽到,也許武侯也聽到了。
“撤退!”
此戰發生在常州和穀州境內,是以世人稱為“常古戰役”。
“常古戰役”本身沒有太特殊的意義,就其本身,不過是律策會戰中的一次戰役,相對此前枯燥乏味的陣地戰來說,“常古戰役”勝在夠新鮮,夠刺激。
不論後人怎麼誇大的描述此戰的意義等等,其實都是牽強附會。隻是一次戰役而已,說破天,就是一次戰役。
雙方戰損很大,可以雙方參戰的總兵力來說,也就不過是那麼回事罷了。
北陸侯早有預謀的後撤,以及伏擊。給北策聯軍造成了相當大的傷亡。王策和大批武帝坐鎮西南中路,攔截了火攻等攻擊,但也隻保護得住這一段罷了。
後人研究,發現北陸侯的後手,顯然主要針對北策聯軍兵力少這個弱點,而不是戰靈軍。
後人研究北陸侯在律策之戰中的係列戰略,確認北陸侯是早有後撤之心,也是蓄意放縱北策聯軍攻破防線。然後,在恰當的實際,啟動後手實施針對性打擊。
基本上,北陸侯的戰術非常成功。
北策聯軍有五大軍團陸續發動追擊,滕沫的第一軍團拖後一些,王策及時察覺北陸侯的後手,喊住了第一軍團。沒有太早的裹入其中,傷亡約一萬餘。
韓邑部和裴語琳部追擊在最前,傷亡高達六萬多。另外兩個主要負責追擊左右兩翼的軍團,傷亡十八萬。
戰靈軍有西楚軍團和武悼軍團參與追擊戰,雖不是北陸侯的主要目標,卻因和北策聯軍混合在一起,同樣慘遭打擊,兩個軍團傷亡十一萬。
漢軍鐵騎傷亡八萬餘,其中陣亡者四萬餘。
對北策聯軍來說,這的確是一次相當慘重的戰損。
然,大律軍的戰損數目,也相當驚人。
在四十萬人雄乃至絕地戰靈的漢軍鐵騎衝擊下,在戰靈技的覆蓋下,大律軍傷亡三十餘萬,其中部分傷者被北陸侯拋棄,被俘獲十餘萬。
莫要以為鐵騎的戰績很意外,這就是精銳對上主力的必然優勢。若不是僥幸推平峽穀得以撤退,漢軍甚至有機會全殲五十裏戰線內的六十萬大律軍。
“常古戰役”的前前後後,不計戰靈軍,北策聯軍傷亡二十八萬。大律軍傷亡四十二萬。
北陸侯暗算了王策一把,王策盛怒之下也發飆,讓北陸侯吃了一記悶虧。至於勝敗,那就不好說了。
能在戰場上,讓北陸侯挨悶棍的名將很少很少,可以說一個都沒有。是勝是敗,不好說,可王策是等於親手打破了北陸侯不可戰勝的神話,這倒是公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