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別讓生命太為難(1 / 1)

趙翼如

我隻想對得起生命本身,讓血液依照上天的囑咐自然流動,該加速便加速,該慢三拍便慢三拍,千萬別在藥罐子裏長熬。

那次開年終總結會,每人照例得說說來年的奮鬥目標,我說我隻有一個念頭:不吃藥。

不開玩笑,這裏含一點生活智慧。如今我們同學聚會,居然也寒暄“諸位都還健在”之類的話題,已有同學搶先做了古人——那每年考第一、懂四門外語的夏夫子,拿自己的老本拚了又拚,學問是熬得不少,可惜40歲便有了個“沙漠般的總結”,人沒了。女朋友連新娘子還未來得及做!

我那年吃過的藥亦算不得少,細細思量,吃藥的緣由,也許是被另一味“藥”灌過了頭,即生活必須緊張的說教。

原先我散漫貪玩,在學校體操隊田徑隊宣傳隊全混過,還拿過“本校乒乓冠軍”的獎狀(不知什麼緣故,我所有的“三好生”獎狀全丟了,獨獨保留了這張20餘年前的冠軍獎狀)。記得那時對藥從不問津的。

後來進廠“接受再教育”,聽得最多的是“吃苦上進”,慢慢曉得出身不妙的自己,唯有苦出一條生路。於是拚命幹活,加班加了幾百個鍾點統統上繳。下班還去出黑板報,去啃三角函數(開機床用得著)直幹到某天眼前一黑,一頭暈倒在轟鳴的機器旁,險些把小命交待掉。由此換得了一堆好話:吃得累耐得苦啦求上進啦,也換得了一隻藥罐,在裏頭泡了數月,鮮桃子泡成青蘋果。不過太年輕的時候,總以為隻要熬得出頭,健康算不了一回事的。

不久遇到一位老師,姓嚴,看我日記寫得有點模樣,就把我往文章路上逼。每日忙完廠裏的活再對付紙上的活。真還熬到可以坐辦公室了,我開始允許自己閑著玩琴玩球。老師看不得我這般浪費時間:

“我頂恨懶散,生活得不緊張哪能有出息?”他在嘴邊的話永遠是“要趕緊做”,我敢說他活了這麼久從沒認真注意過天上是否有一個月亮。總像在跟人比賽拚命,拚到頭來是大了名氣,虛了身子,心髒出了無可挽回的紕漏。

我對他滿懷感激,也實在受累不淺。有一天忍不住說了:“老師你姓嚴,我姓散,散漫的散,看來我注定沒指望了。”老師黯然長歎一聲:“可惜。”

很對他不起。但我看他那門理論的學問愈做愈迷惘,倒不如及早走走棋養養心,放下過重的思索去活絡活絡手腳,我真願他拿一堆獎章換回一顆健康的心髒。

我隻想對得起生命本身,讓血液依照上天的囑咐自然流動,該加速便加速,該慢三拍便慢三拍,千萬別在藥罐子裏長熬。

那年我在“不吃藥”的既定目標下,天天跑到植物園裏悠遊,那兒的確是一座靜穆的“自然大教堂”,心靈有充分的舒展餘地。我常常躺在一片竹林裏,任陽光清風慷慨地傾瀉於全身,一無所想。簡直是“堂而皇之地浪費時間”!可真的,心情離草木很近的時候,離藥罐子便遠了(後來我才曉得美國早有“園藝治療協會”,專家認為植物的康複功能之大讓人感到吃驚)。

草木擁有緘默的物質,處深了會和心有感應。我生命中的一大收獲,就是從林子裏提取的——每一棵樹都依它們自己的特性自由發展。

生命不應背離大自然的旨意。柏拉圖把人類產業排列如下:“健康,美麗、力量和富庶”。

人,實在不必為一堆好話或—枚獎章而使生命太為難的。

作者簡介

哲學脫離人生,將成玄虛,人生脫離哲學,將無定位。培養智慧,發現真理,驗證價值,這就是哲學的用處。小故事中有大道理,平凡事物中蘊藏有深刻的哲理。用哲學的眼光看世界,用哲學的思維悟人生,這就是本書文章的特色。愛智慧,愛哲學,愛生活,從這裏開始吧。

趙翼如(1955—),女,筆名:林林、斯人。江蘇無錫人。1982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中文係。曆任江蘇《新華日報》記者處記者,江蘇省作家協會駐會幹部,專業作家,1978年開始發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傳記文學《球場內外》,散文集《傾斜的風景》等。

【心香一瓣】

花開花落,草綠樹枯,生命萬物都有自己的作息規律。

生活不應是上緊發條的鍾表,有條不紊、順應自然,一切都會完滿。

心情離草木很近的時候,離藥罐子便遠了。真正的健康是大自然賜予的,而不是在病魔纏身之際才苦苦索取的。